试析两极分化在大班化化学教学中缩小两极分化推动个性进展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8559 浏览:756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坚持不断的让学生预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另外优化复习内容,从而发挥复习课的效果让优等生理解的更深,学困生知道并记住本章学习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导学案;学困生;快学;快读;快记;小组学习
1003-2851(2013)-04-0083-01
小班化教学是以个别化教育为宗旨的先进教学形态,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重要举措。但现在普遍的现状是班额较大,笔者一直在坚持不断的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尽可能的缩小两极分化。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组织好课前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课前预习可以为上课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可以提高听讲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可以克服记课堂笔记的盲目性,最终可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1.实验部分的预习,采用导学案预习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这节内容,除催化剂之外其余内容都比较好理解,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在遇到类似的教学内容,事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好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对原有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梳理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解答。同时为了实施高效预习,有学案的预习都是在课堂内完成。
学案预习的实施效果是:
(1)优等生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给师生交流提供了前提,让课堂的学习气氛变的更加浓厚,更多学生也积极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618jyw.com
主动的参与到了这种讨论中。
(2)中等生可以高质量的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学案给中等生提供了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变得更加牢固、更具有稳定性。
(3)学困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和教师的监督下能认真预习规定的内容,达到在上课时有的放矢。

2.概念性的知识采用作业式预习法

每次一开学教师都会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学生也都会去预习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随着课业负担的逐渐加重会疏忽或弱化预习,而教师也会慢慢的疏忽或弱化对预习效果的检查。从而导致每学期后半部分内容的预习都名存实亡。介于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把一些概念性知识的预习直接作为作业交上来。例如: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这种做法的实施效果是保证了预习的长效性。

二、采用师生互补法,讲授新课

1.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采用快学、快读、快记

在上新课的过程中,不管学习好的还是学习有困难的都在认真听,但存在的问题是接受的速度不一样,记笔记的快慢程度不一样。例如:在讲到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定义时,好的学生很快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准确的写出它们的定义;但中等生需要思考一会,才会慢慢写出它们定义;可学困生有的连一个字都写不出。面对这样的现状,我通常是让先写完的同学,把写好的内容依次往过读,读上三遍后再依次往过背,尽量达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同时这样可以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起到提示作用,让他们尽快的完成任务。另外也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感受到了很多人都比他强,他必须要提高听课效率和写字速度才能赶上。这种做法还有一点好处就是保持了课堂纪律,再也不会出现自己会了就左顾右盼的现象,因为你写完了就读、读完了就记,没有空闲时间。所以我把这种上课方式叫做“快学、快读、快记”

2.新课内容结束,练习的过程中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

当堂训练的习题都比较简单和基础,所以对于优等生太简单了、对于中等生思考一下也可以准确的完成,但对于学困生要么根本不会做、要么速度太慢影响上课的速度和效率。以上现状应该是所有教师面对的事实,当然教育是多样化的,每个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大家一起做,然后观察哪些同学有困难需要帮助,再指定好的学生一对一的辅导。学困生的形成,往往是由逐节课的知识缺陷积累而成的,因此,让他们在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所收获,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让他们不断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让知识缺陷延续、沉淀。逐步达到教师传授知识心中明,学生掌握知识堂堂清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指定同学上黑板演示,目的是给中等生一些提示或确信答案正确的依据。

三、采用小组座位、上复习小结课

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成为老师棘手的并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忙乱而远离井井有条,最后导致“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我谈谈我自己的做法。

1.设计有效实用的复习学案

复习学案设计的原则:
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联系,进而优化所学的知识,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例如: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遇到相关题型却总是做不准确。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学案:
第一部分:写出化学课本上制取氧气的三个方程式,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及制取氢气的方程式,并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第二部分:在画出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遇到的所有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图、固体与液体不加热的发生装置图和收集装置图,然后让学生逐一辨别。
第三部分:设计有关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相关题型让学生逐一找出题和题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四部分:能力提升,设计学生不熟悉的气体,让他们再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合理分组,实施小组学习;教师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必要帮助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

分组原则:4人一组,好学生一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1名
分组的目的就是在复习学案的指导下,让学生的复习变的更加高效。因为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了复习的全过程。由于实施小组复习,好学生可以及时的给与学困生帮助,因此学困生也在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学案上的问题,达到了复习的目的让好的更好差的跟上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