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效应谈学生动手操作课堂效应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16175 浏览:704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情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的情感、认知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操作,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的过程,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动手、动脑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学生参与操作的程序,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及时诱导,启发学生思维,让其操作与讲述相结合,不仅可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下面就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效应谈谈个人浅见.

一、动手操作培养兴趣

二、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学生在以上操作和思维中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

三、动手操作强化算理

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以充分理解知识为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形成智能,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其逻辑性强的特点,通过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程序,使学生明白知识的因果,把握知识的内涵,强化算理.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学生在操作中,不仅得到了多种解法,而且由繁到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这样学生更易获得成功之后的满足与愉悦. 让我们共同加强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