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分层新课程下分层教学实施感受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1565 浏览:962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广下,当前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型人才. 而最基础的教育就是初中教育,其所学的知识也是最基础的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也不失为因材施教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分层教学;新课程;初中数学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学逐步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别出心裁,根据不同的年级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成了当前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当前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由于每名学生自身的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接受教学信息时也会截然不同,且班里人数相对比较多,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优等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后进生连最基础的也掌握不了,这将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是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更是关注他们各自的不同特质,努力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真正在学习和生活上帮他们进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以学生现有的能力、知识水平与潜力倾向为依据,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进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理论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同时与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自身情况,按照学生在基础、智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A.基础、智力相对比较差,没有较强的学习接受能力,学习不积极主动,成绩一般;B.基础、智力比较好,学习较主动,有较强的上进心,成绩良好;C.基础牢固,学习接受能力强,有适当的学习方法,成绩优秀.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和方法也不一样.
A层次的学生,首先要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之后再多进行辅导和鼓励,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完成作业,在测试中成绩达到合格,促使一部分学生逐渐转为B层.
B层次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最基本的运算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题,辅导他们进行一题多解,在测试时,要求他们尽力取得高分,并向成绩最好的同学靠拢,使其中的一部分学生逐渐转为C层.
对C层的学生,其要求要相对比较高. 除了能够完成课本中的习题,还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进行提问,多看一些与数学竞赛相关的课外书以及与解题方法有关的数学读物.

二、不同层次的备课

基于学生不同的分层,在课标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学生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要求A层学生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要了解,掌握最基本的方法;要求B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在B层的前提下,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进行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A层学生要求可以说出勾股定理,且能运用定理简单地进行计算; B层学生要求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定理;C层学生要求掌握其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从发现一般问题到特殊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对其进行灵活应用. 在制订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时,如果各层次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都能达到,就是成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在进行备课时,按照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设立教学内容、练习层次和习题难易程度上都要充分将分层教学的特征体现出来. 万不可盲目地追求过高.

三、不同层次的授课

学生在教学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按照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适当地调和课本的内容,把难度和重点都标注出来,以此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相符. 比如,对多项式25(a - b)2 - 16(a + b)2进行因式分解,对A,B层次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但将它分为以下三个问题,层次就会很清晰:① x2 - 16y2;② 25x2 - 16y2;③ 25(a - b)2 - 16(a + b)2,A层次学生只要掌握第①②题即可,第③题要求B,C层次的学生掌握,但可以鼓励A层次学生尽量理解掌握. 如此,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他们适当的指导,凸显教师的导. 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创新能力.

四、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在分层教学中,分层练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主要作用是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并及时地进行改进,将掌握到的知识在分层练习的基础上转变为技能,反馈教学质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拓展培训,以此使各层目标都能落实到位. 所以,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课本内容,对课堂练习精挑细选,可以以教材中的练习为主,也可以重新编排各层次的练习,在进行编排三个层次的不同练习时,所遵循的原则是基本要求相同,鼓励个体的发展.
在布置作业时,只有分成不同的层次,才能使各层次的学生要求得到满足. 在布置A层次学生的作业时,难易程度要较低、作业量也要少、注重基础性、模仿性的题目,同时例题也可以当做作业,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布置B层次学生的习题时,应注重课后的习题,可以配有重点题、典型例题,既进一步巩固了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618jyw.com
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布置C层次学生的作业时,除了要求一题多解以外,还可以另加一些综合性的试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在探索中领略到了数学方法的美,而且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结 语
新课程下的分层教学,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把学生作为主体,积极推广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数学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关丽.分层教学模式研究及实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2-113.
施蓓.合理设置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65-6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