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互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与“互动”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31979 浏览:1454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 互动 创新精神 学生

一、创设“自主、互动”的学习氛围

1.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除知识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方面相互制约、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只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
2.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没有积极情感的加入,认知活动就变得苍白无力。

二、提高“自主、互动”的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形成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位学生有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使同学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分层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3.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创新的核心。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知识,学会创造。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设计“自主、互动”的训练材料

1.课堂学习成果展示训练。课堂展示训练是学习成果的 展示。教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完后,教师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成果,以为小组成员进行讲解,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或纠正,其他小组针对发言进行质疑,小组成员答疑。
2.开放题训练。创造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教学中要有意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题目,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问题,探讨规律,别出心裁,用于标新立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面对具体情境提出不同问题,或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以及选择简便算法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实现“自主、互动”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质疑,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探索中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