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做一个做一个幸福教师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3517 浏览:98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我越来越有一个迫切的愿望: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观摩了生本老师精彩的课堂,共同的特点是,老师话不多,但句句是经典,处处充满着幽默和智慧,整个课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愉快而又满足。教师轻松潇洒地做了一点点,却激扬了一大片生命的绽放。原来做老师可以如此幸福,心向往之。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可以说是我接触到的教育理念中最打动我、最深入我心的理念。生本理念抓住了教育的根,找到了教育的灵魂。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享受天纵”,教育的基本动力是依靠学习者的天性和潜能,以激扬人的生命,促进人自主成长,使学生享受美好的学习生活。
这与我的教育观深深地契合。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语文课如果失去了空灵毓秀的隽永,变成干巴巴的说教和分析,就会像一条干涸的小河,永远浇灌不出茁壮的禾苗和艳丽的花朵。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带给每一个学生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引领他们走上求真、向善、臻美的人生之路。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一种卸下包袱的轻松愉悦。原来我们担心学生的学习能力,担心学不深透,担心的不够精准。这些都是多虑啦,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是没有抓住教育的根本,是在舍本逐末。
就语文而言,有人说过,再美的文章,只要选入中学课本就叫人恶心。教师教的苦,学生学的苦,悲哀啊!我曾看到过一篇贴子:“学了十二年语文,不如上半年”。话虽过激,但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就知识点学语文,就失去了真正的语文。如庖丁解牛,技艺再高超,也永远不可能把拆解的牛拼接起来。学生学到的支离破碎的东西彻底破坏了语文的美感,学生厌学就是自然的啦。郭思乐的把传统的“语文分析”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策略,转向“语言文字实践”的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这种尴尬。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把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不完美中蓬勃成长。
生本语文课,“阅读”是核心。一切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推动学生阅读的引子。语文学习,就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听说读写训练。人说世上最难做到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宗作校长说过:“绿蛙落古池,寂寂闻水声。”看到青蛙跳到池水中的,肯定不止松尾芭蕉一人,看到沸腾的水顶起铁壶盖、苹果落地的,也一定不止瓦特和牛顿。可是只有他们做出了成就。他还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生本课就是要让学生找回属于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受,自己联想和想象。郭教授提出:“小立课程,宽着期限,大作功夫”的课程观,就是为放飞学生的思想而设计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小立课程”就是设置“根本、简单、开放”的前置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好学、乐学的问题,假以时日,有了丰厚的积累,有了阅读思考能力,何愁考试成绩的不提高。所以,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不再瞻前顾后,不再患得患失,彻底放下包袱,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解放自己,享受教学的快乐。
生本教育提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使教师从苦教变为乐教。可以说,凡是挣扎在教育教学痛苦中的教师,都是不相信或者不完全相信学生的教师。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我曾经激励学生背诵,两分钟内,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流畅地背会一大段刚学的文言文,立马被同学们奉为“神人”。在我的生本语文课上,有当堂即兴赋诗的,有精彩的书法展示的,有主动的发自肺腑的感人朗诵的;有唇舌剑的激烈争辩,有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表演,有惟妙惟肖的手工制作;有欢笑,有眼泪,有感动,有。一篇文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不同感触,使学生有感而发,愉快的联想和想象,无限延伸和拓展了阅读空间,使学生在自主自觉能动的学习中,丰富了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最重要的是享有愉快幸福的学习生活。
有困难找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会发展到极致。学生能做的教师坚决不做,学生不能做的,教师提供帮助,从少做到不做,教师自然会在轻松愉快中感受教育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本不仅要解放学生,也要解放教师,但解放教师,不是教师真的什么都不用做,一切交给学生就OK啦。相反,对老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因为让学生快乐,是教师的职责。生本专家胡首双讲做“五不老师”:不备课、不上课、不批作业、不辅导、不考试。如同武侠小说中所谓的“无招胜有招”,能做到这样的,都是世外高人,他背后所下的功夫无人能知。郭教授说:“我做一点点,他做一大片。”教师不做,学生做。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所做的这“一点点”,定要能激扬起一大片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好学、乐学,使学生乐于自制。话语简单,做起来难。如郭教授说的:“农人与小禾”,其实吕叔湘早有把教育比作农业的说法,就像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但叶圣陶指出,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他说,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理上生长的需要就成,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品德、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让他们能动的利用这些条件。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体,所以教育应该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劳作,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机变和睿智,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没有谁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遍山川和田野。“润物细无声”是需要耐心的,只有坚持不懈,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的快乐为快乐。待看到课堂上学生一张张满足的笑脸,我们教师就真的幸福了。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吧,“坐等叶落,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