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学改革关于高职商科“经济数学”教学革新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5411 浏览:124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对高职商科专业“经济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具体条件下最优化设计、差异化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商科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敬武(1944- ),男,宁夏银川人,银川能源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宁夏 银川 750105)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48-02
“经济数学”是高职商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该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出,只有56~60学时。由于学生大部分来自文科,数学基础很差,加之传统数学体系的制约,这使得“经济数学”成为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改革难行的理论课。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着,有许多原则性的观点已逐渐形成共识,但不同条件下的方案选择以及具体实施还需深入探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对高职商科60学时“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明确“经济数学”教学目标就是要明确在商科专业设置“经济数学”的意义,明确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该课的要求。“经济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在教学目标中应充分发挥其工具作用和教育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数学基础。(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经济应用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以及探索创新精神。
“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后两个教学目标以及如何考核这两个目标的达标情况。对于高职商科“经济数学”课,笔者认为后两条教学目标的尺度不宜过高,一是因为能力的获得是在学习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需要大量的练习与实践,但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校两年要学的专业课很多,第一学期的周学时都在30节以上,学生基础差,负担重。二是高职商科专业培养的是一线技能型人才,高等数学作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就业后的两三年内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里运用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教学目标宜设定为“基本”和“初步”。只要教师把能力与素质教学目标作为一种理念,深入贯彻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必有增长,素质会有提高。

二、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经济数学”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的高等数学内容加上一些与高等数学有关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简单混合而成的“经济数学”教材不适用高职专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改革的任务是: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要求,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知识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的难点是:如何使数学内容与经济应用有机结合?哪些内容是必需的,知识是否已经够用?如何在内容里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笔者对高职商科“经济数学”教学内容选择有以下意见和建议。
1.在体系与结构上,应保持原有微积分的体系结构,即函数—极限—导数—积分。这个体系是由数学知识理论的逻辑性与层次性决定的,按这个体系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经济数学”的课程建设,不适合套用专业课所实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模式。而“模块化”内容结构,也只是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切块,并不是打乱这个体系。也有“以经济应用为主,数学知识为辅”的模式,教学内容以经济应用问题为主线,嵌入相应的数学内容。这种模式体现了以经济应用为主的思想,但零乱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特别是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笔者同意“以应用为主导,以数学为主体”的指导原则。
2.在广度深度上,应切实坚持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使教学内容的总容量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条件限制。所谓“需”和“够”,主要是针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来讲。“经济数学”(不包括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所讲内容基本能够覆盖各个专业,深度与广度“需”“够”有余。当然,在知识迅猛更新的时代,基础课也不可能解决学生就业后所需的全部基础知识,所谓“高起点”“广覆盖”“厚基础”的提法只能是相对而言。问题在于精选最有用的内容和如何使学生掌握和运用。高职商科“经济数学”只能讲授微积分部分,根据专业和经济应用的主要需要,特别是所开“经济学”内容的需要。微积分内容应以微分学为主,以函数特性分析作为任务导向。要对传统内容进行删减与整合,略去或简化不必要的证明、推导和复杂的计算,突出应用性与简明性。
3.在经济应用上,需要合理选择高等数学与经济应用内容的融合点。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经济内容,都应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及其经济应用,应用问题不能过于高深或冷僻,也不宜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去介绍经济背景,不应“喧宾夺主”。在高职商科的“经济数学”教学中,以微分学为重点,可以实现与经济学中相关内容的理想的融合。数学中的函数、导数以及优化问题,被直接应用到经济学中的经济函数、边际、弹性以及最低成本、最大利润问题等。高职商科开设的“经济数学”和“经济学”应当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4.在辅助资料上,可以选择诸如数学史、数学家小传、趣味数学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编入教材,作为参考资料或课外阅读供学生自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软件作为用数学的工具,理应掌握,学生肯定会有兴趣,但对于60学时的“经济数学”来说,实难安排教学与实践时间。相比之下,课时用在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与应用方法要比学习一种计算软件更重要。建议将适用的数学软件作为选学内容,在有条件时安排学习。也建议将Excel作为数学软件列入统计学的必学内容,向学生全面讲授。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因素。“经济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和解决经济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在“经济数学”教学中也提出运用高职专业课普遍推行的一些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学做一体化、讨论调查法等,这些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用时较多,要适当选择。笔者认为不能单一地说哪个方法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根据总体效果来看。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在满足若干约束条件下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优解,而不是无约束问题的解。高职商科“经济数学”教学受到的约束为:一是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第一学期开60学时,三是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表现在能够在约束条件下有效进行内容与方法、手段的最优组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高职商科“经济数学”的教学中,综合运用探究式、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思想与方法,以研究变量(包括经济函数)之间依赖关系即函数为任务,以函数、极限、导数为基础,以函数特性分析为技能,以经济应用问题为应用对象,步步设问,层层探究,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教学空间,节约教学时间。

四、改革考试模式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引向教学目标,检查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绩的功能。“经济数学”考试模式的改革主要是在“能力本位”理念下,对考试内容、考核方法和评价系统进行改革,具体的考核要求是重过程、考能力、分层次、多形式。目前提出或试行的新的模式有“一页开卷”式、“学生出卷”式、“讨论调查”式等。这些模式倡导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缓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便于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在设计考试方法时,还需考虑考试的信度、效率、成本与可行性。由于现实的原因,课下考试形式可能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有的费时过多,增加教师负担。例如增加期中考试可以分减期末考试压力,更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全面反映学习状况,但要额外安排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监考教师以及教师制卷、阅卷等,需要学校教务处统筹计划。因此,考试模式改革是件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笔者在高职商科“经济数学”的教学中,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的评分制,平时成绩由“出勤10%+作业10%+提问”或“板演10%+中期考试”或讨论20%组成,期末考试卷面成绩100分,其中综合题(填空、选择)20分,计算题20分,分析题(函数特性分析)30分,经济应用题30分,分数分配体现以应用为主的教学要求。
总之,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原则、内容基本趋于一致的情况下,教学要求、内容、方法以及考试模式的改革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专业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择优选择。高职商科60学时“经济数学”的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目前改革的难度还是如何通过这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这是“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需要长期探讨的任务。
[参考文献]
高春香.高职数学课程考试的改革与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李秋莎.关于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9).
[3]马兴元.我国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闫婷婷.高职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与学院学报,2011(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