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29551 浏览:1334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疾的速度介入中学生的生活,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有极大的拓展。一方面要充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道德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道德的培养,开展网络教育,使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道育教育 实效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方式。一方面它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加大了中学生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让中学生了解到多元的世界文化,领悟到开放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学习到发散性思维、跨越式思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斥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混淆了中学生的视听,过度渲染的自由、暴力、误导了中学生的思想,虚拟的网络空间模糊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由此引起中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的人格失衡,进而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落和行为越轨。

1.青少年网络道德的表现

网络的便捷、大容量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学习与工作的方便,特别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到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不是一个绝对纯洁、健康的虚拟世界,一些网络信息与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一代产生负面的影响。

1.1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脱节。

青少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进取心的群体,日新月异的网络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追求。耳闻目睹众多“网络精英”的成功事迹,不少青少年也憧憬着自己未来能够续写“网络神话”。因此,有众多的青少年沉浸在对网络技术的追逐中。这其中也会有少数人通过一些破坏性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满足一种畸形的成就感。如“熊猫烧香”的制作者李俊,中专毕业后参加过网络技术职业培训班,一度在武昌某电脑城打工,06年底由他编写的网络程序“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膜拜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用户游戏、等功能。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截至案发为止,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被列为2006年度十大病毒之首,李俊本人也被称为“毒王”。最终病毒制造者李俊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逮捕。

1.2价值观易被网络消极文化所侵蚀。

网络是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网络使用者轻易就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很容易陷入一种迷惘的境地。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很不成熟,缺乏“免疫力”,极易受到其他外来思想的影响和冲击,西方的享乐、奢侈、冒险、刺激、性解放、性自由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喜欢猎奇的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容易使他们艳羡、认同并摹仿,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

1.3道德意识易被网上垃圾信息所弱化。

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也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自我的。他们渴望了解校园以外的多彩世界,而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内容雅俗共赏,意识观念形态开放,气氛轻松自由,远比枯燥的文化理论知识有吸引力,很受中学生的青睐。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全然不考虑他的现实身份,将对方虚构完美化,掩饰生活本色和表现,最终发展成网络交际成瘾。
目前,随着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在不设置防火墙的网上内容应有尽有,其中不乏,非法浏览网站、网站的中学生已不在少数。这种网络迷恋的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618jyw.com
性心理和行为,使心灵发生扭曲,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性变态乃至性犯罪。更有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如魔兽世界、天堂、传奇等虚拟的世界中得到自我肯定。更多的暴力互动游戏,图画颜色具有压抑感,对抗性和刺激性强,玩时需要一定的智力,还会高度紧张,很难达到放松的目的,游戏中屡次的失败受挫折,会使学生变得悲观抑郁,消极甚至颓废、沮丧、绝望,把这种消极情绪带到生活学习中,会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2.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的成因

要杜绝灾难的发生,我们就必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我认为,社会不重视、家长认识不足、学校相关教育严重滞后是造成网络德育缺乏、青少年网络犯罪激增的主要原因。

2.1社会不重视,宣传不到位。

社会上存在许多既没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又没有营业执照的“黑”网吧;即使是证照齐全的网吧,也照样存在很多违规现象,如通宵24小时营业、未成年人随便进入(据调查显示,我镇进入网吧的约有48%是未成年网民)等。另外,还存在黑网吧有城镇转向农村经营的现象,这些农村作坊式黑网吧,更加增大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毒害,增加安全隐患。假若社会能正视问题的存在,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宣传,则未成年人沉溺于虚拟世界、玩物丧志的现象必将大幅减少。

2.2学校的相关教育严重滞后。

现如今,掌握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因此,在新一轮教材改革中,我们把《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引入到九年义务教育的课堂,经济稍落后的地区也没有苦了孩子,他们都想方设法地解决学校的相关设备及师资问题,保证了老师顺利展开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然而,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却忽略了网络道德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方面的教育。以初中教材为例,七年级全年一百三十多页的教材,仅在29-30页不足一页的篇幅提及了“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八年级的教材也仅是第8页对上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做了很简短的阐述;而这些内容又因为老师的应试教育而常被打入“冷宫”。

2.3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只能在网络中寻求虚拟的幸福与快乐,容易导致一部分青少年对道德和整个社会规范的怀疑,甚至漠视,也很可能因此误入网络违法犯罪的歧途。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