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勤于激发兴趣勤于观察启发思维提高效率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5480 浏览:1608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入了大量的科普类课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匮乏,导致了他们认知的障碍,更无法进行逻辑推理。这样直接影响了科普类课文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点浅薄的经验,并在教学中运用,激发学生兴趣,在实践过程后启发思维等方法,对此类课文的教学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科普类课文,自主学习,重视实践,激发想象,教学效率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吸纳了大量优秀的科技文章,其中蕴含着不少有关自然物体、自然现象、人文历史、地理气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要提高科学素养,形成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那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从多方面去考虑、去设计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用创新的科学精神去对待。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教学目标有全面的了解和通盘的考虑。语文新课程标准给小学阶段明确地分为三个学段,并对每个学段的语文学习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语文教师必须在明确这些目标、结合各阶段学生对科普知识掌握的程度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教学。否则很难达到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技能的目标。我在语文教学中,对科普知识方面的课文教学采用了下述方法。

1.培养积极情感,激发浓厚兴趣

教学中要求学生主体参与,自我实践,教师必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比如用猜谜语、讲故事、说笑话等形式导入;用同桌交流,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用上台轮换扮演角色的方式进行体验,都可以激发主体学生探索和求知的。特别是低年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级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不论什么事,他们都要亲手试试、亲口说说;对于任何一个未见过未听过的事物,他们都要问个“为什么”。但毕竟他们学识不多,自然科学知识几乎为零,又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常常提出许多幼稚的问题,说出一些怪诞的语言。因此,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要正确从他们言行中认识他们,不必正颜正色,更不能认为他们的言行可笑、荒诞。我在教学小语二年级《看雪》一文时课前我准备了一幅《中国地图》挂图,上课时,我微笑着走进教室,让学生猜一个“雪”的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学生马上猜出了谜底,我给予表扬后跟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为什么大家这么快就猜出了谜底?”“因为每年冬天我们都看见下大雪了呀!”“但是在我国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却没看见过雪”,学生们一阵疑惑,有的问为什么。我一边挂上挂图让学生看,让学生了解台湾这个地处亚热带岛屿的气候,一边引导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了这篇课文,学生既了解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台湾冬季无雪的原因,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和平统

一、相互往来的美好心愿。

2.重视实践经验,关注探究过程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显然,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要求对客体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深的认识,这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良好习惯的科学方法,也是教学这类科普课文必须进行的过程。我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时,不是仅限于课堂的讲解,而是课外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这是一篇指导学生在野外迷路、正确辨别方向和课文,让学生开动脑筋,初步认识大自然的奥秘,课文以诗歌形式呈现,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又乐于学习。我让学生在正午12点观察太阳底下的树影;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柏枝枝叶的稠稀和形成稠稀的原因,布置学生夜晚让家长教他们认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特别是观察“沟渠里的积雪”辨南北,更是让人难忘,有的说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有的则说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课堂像炸开了锅,我不怕乱,用纸板做了个沟渠模型,用碎纸屑作积雪,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雪消融的速度与接受阳光的多少直接关系。然后,我引导他们总结出:“背北向南的雪化得快,背南向北的雪化得慢,也就是化得快的渠斜面那边是北方,化得慢的渠斜面一边是南方。”

3.启发思维,激发想象

语文教材中高年级出现了一些推理想象的科普课文,这些课文无实物观察,不能进行直观教学。但这类科普课文大多出现在中高年级,而中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随之增强,又经过多年的思维推理想象的训练,课外科普读物的阅读,他们已初具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因此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课文,如:《树林里的悄悄的话》用拟人的表现手法介绍以年轮来判定树的年龄;《琥珀》和《黄河象》课前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松脂球和动物骨骼变成化石所需的各种条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课文作者怎样通过合乎情理的想象,推理去说明事物的,从而理解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逻辑推理。
总而言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用活教材,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世界与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自然观和大语文观。认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方法合理,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时间和土壤,不避忌把语文课上成自然课,定会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双盈双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