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教育加强文化教育渗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集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5455 浏览:131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数学文化应该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呢?本文就此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 文化渗透
文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数学自身的客观因素和数学家的信念品质怎样写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的思想创造因素以及这些主客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数学文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数学教师的文化修养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如果说数学需要“文化”,那么首先教师需要“文化”。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工作。另外,教师的文化底蕴是数学“文化”的保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数学的理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反映了教师的文化修养。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满于“给予学生一杯水,老师须有一桶水”的现状,要有“自来水”的精神,不断地吸取“源头活水”,进行“过滤”后,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学生。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抱着对民族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位和文化素养,兼容并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如二年级学习<对称图形)一课,课至结尾,老师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仰望苍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处没有对称的足迹?看花丛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那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以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张绽开的笑脸,你难道没有感受到对称的力量吗?”伴随着老师地描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学生沉浸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出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 亦诗、亦歌、亦画的感觉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整堂课中,从开始的“玩”对称、谈话激趣到初步的“识”对称、体悟特征,再到引导学生“做”对称、深化体验,直至最后的“赏”对称、提升认识,四个环节可谓步步紧扣,悬念叠起。无不体现出老师灵动、恒思、智慧的面。

二、发挥数学教材的文化特性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展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学完了“表内乘法”后,教材介绍,二干多年前的“竹本简口诀”,计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祖罔的伟大成就,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存二年级(下册),学完了“克和千克”知识后,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和最入的鸵鸟的质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完了“统计”这一单元知识后,让学生统计看电视的时间情况,既体会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又向学生渗透了“用眼卫生”的意识。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后,我带领同学们开展了“国旗杆有多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先引导学生用目测、参照物等方式估测国旗杆的高度,再利用杆高与影长的比例关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测算。这节课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我不想放弃这样一个进行人文教育的绝好机会,于是说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国旗杆都是无法测量的,国旗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让我们在《五星红旗)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有的学生是眼含热泪唱完这首歌的。勿庸置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了美,进而鉴赏了美。许多同学也从中悟出了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人生是美好的,只是没有去发现,没有去珍惜。

四、加强数学活动的文化渗透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数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游戏竞赛。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加深或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有利于训l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动手操作。如指导学生制作学具、游戏材料、拼摆图形、模型等等,让学生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既动手,又动脑,既巩固和运用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o
3.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收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际测量、做小营业员等,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又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识、能力“双丰收”。总之,数学不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汇聚,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如果数学课堂上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维的快乐,并且因为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习个体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体现,那么,数学的文化张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显。
参考文献: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3期
方延明: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J]:自然杂志:2001年01射j
[3]王新民:马岷兴,: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涵义诠释[J];教学与管理,2006年27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