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思想品德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前状况及应对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8091 浏览:246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铸造灵魂的课程,是培养中学生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农村初中的思想政课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这是当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影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原因状况;应对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许多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还远没有达到学校的德育要求,其德育功能远未得到发挥。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学生的学习效益低下等诸多不足,本人长期从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针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谈谈本人的体会及建议。

一、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少。

调查表明,思想品德课教师总是年年变,经常换。加之地方经济紧张,有些农村初中这些年没进新教师,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教师缺编现象严重。在中考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校对这门课产生了学科歧视,因而在安排师资时,学校把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安排在较高年级或毕业班,而把那些即将退休的、经常生病的教师安排来教一二年级,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学历不合格、专业不对口、兼课的教师,甚至有的学校把后勤人员也安排来参与本学科教学,个别学校还出现了不把本学科的考核列入教师考核奖励的内容的情况。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从学生到社会都认为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副课,豆芽课,只要糊过就行。

1.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方法简单。

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对政治科的学习,只要用少量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临时突击一下,考个及格并不难,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思品科的学习,即使教师事先进行单元复习,划分一定的学习范围或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是应付了事。教师的“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3.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是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4.教学评价制度滞后。

本地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思品课大多数是闭卷考试,学生只要在试卷上答出高分即可。至于说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境界是否达到课标要求,试卷上是无法反映的。再加上高等院校、高中招生只注重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有极强的不真实性),就加剧新课改换汤不换药的恶果。

(二)学生学习目的欠明确,缺乏主动性。

随着社会改革浪潮的变迁,外来的思想与生活方式、父母的离家等都对当前的农村初中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学生的思想状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1.家庭教育欠缺。

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绝大部分学生缺乏正常的信仰指导教育,由于父母的外出,孩子们缺少约束,表现出诸如学生中违规违纪现象的增多,缺乏理想信念,待人接物不讲礼貌、沉迷网络、早恋、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更严重影响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当今社会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再加上农村生活本身就较城市生活艰苦,部分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一些孩子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甚至不惜动歪脑筋,出现偷盗、收保护费等情况,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和城市中的初中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父母出外打工,还有大多是住宿生,家庭教育非常薄弱,学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当前部分农村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着比如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单一化这样一些问题。

2.知识面狭窄。

新课改不仅对教师的要求明显增加,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明显的提高。①知识面要广;②不同学科的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⑧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强。④关心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正确的认识。可是由于传统观念、考试指挥棒、学业过重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时政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活学活用的能力都有所欠缺,这就给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带了一定的难度。

3.学习主动性差。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枯燥乏味,老师讲解单调,还有教学局限于课堂内,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脱节。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情景的创设,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使学生的学习仅仅处于知识的“传授——接受”状态,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探究知识的兴趣。

4.学习效率低。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课不是“主科”,思想品德课在考试中的权重很低,而考试又只考查书本知识,并且是开卷考试。这些原因使他们认为只要在考前“看一看”书就可以了,根本不重视思想品德课平时的学习,还有有些学生的家长也不重视,除这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2.创新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发现。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解决问题。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①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化教学,使学生爱学。学生年龄不同,其自身差异和心理特点不同,如初一初二的学生好奇、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根据这些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可采用忆一忆、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想一想、议一议、辨一辨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在学生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②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乐学。由于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存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③让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采用“一帮一,一对一”的学习方式,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增进友谊和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开展自主性的教学。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就可能成为“驯兽式”的活动。应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质疑问难,情感共鸣,思想碰撞,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以充分显现,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充分发展。
(3)实施创造性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更活跃、更轻松、更易接近的方式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易于内化的方式呈现在教学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

3.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发展。

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建立了适合农村学校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1)评价目标多元化。第一,课堂教学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第二,作业自主选择。可以分为基础性作业和难度不等的选做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程度地落实新知,提高学习兴趣。第三,能力考核人尽其才。检查或考试的内容可以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第

四、特长各显神通。学生们各施所长,自信的风帆也在多元评价体系中纷纷起航。

(2)评价主体多元化。在新课程改革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建立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模式,加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将评价变成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形成了积极、平等、的评价关系。
(3)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4)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中,结合学科特点及测评内容,选择了多样化的测评方式,将动口、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积极投身于新课改,与时俱进,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着想,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就一定会得到彻底改变,并一定会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石海山.《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10.6.
王彦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化探析》《新时代教师》,2011.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