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实现家园共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7187 浏览:217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这就形成了一种6∶1的家庭教育格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幼儿在性格发育中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不良性格,但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有着很大的可塑造性。很多家长认为当孩子走进幼儿园后,矫正孩子不良性格的责任就落到了幼儿园老师身上。其实,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可以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良性互动。
[关键词]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一、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的重要意义

1984年美国幼教协会颁布的《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指出:“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因此,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已经成为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
1.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家长参与的过程中,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还可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同伴相处情况、日常爱好;幼儿园教师则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种种行为、问题和需要。此外,幼儿园也能够向家长适当的传授一些科学的、正确的幼教方法,纠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科学的东西,让家长们针对幼儿不同的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园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家庭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来。这样教师和家长就可以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幼儿,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一起制订一个共同目标。幼儿园的工作有很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配合。比如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家里所有的吃、喝、拉、撒、都有家长全部替代,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比较差,这时老师就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他们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收拾玩具等。但是大部分孩子一回到家,家长又包办了一切,帮助孩子穿衣、喂饭,整理玩具,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导致教师在幼儿园里做出的努力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和教师一起制订一个共同目标,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二、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幼儿园在家长与教师、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工作上做过一些努力和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起步较晚,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太完善,家长参与的范围也都很有限。在借鉴国外已有的教育经验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把家长参与停留在每学期召开一两次家长会,已是远远不够了。幼儿园必须以积极主动地姿态、鼓励吸引、组织安排家长参与,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做法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式:
1.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幼儿教育发展为本”的观念并不等同于“我只要教好孩子就行了”的观念,要让家长关注整个大教育,知道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导机构,把幼儿园教育看做是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一项重要事业。幼儿园教师也要用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和方法引导家长,改变家长急于求成的教育期望。可以通过信函、面谈、家访、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2.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的关键是教师要摆脱过去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态度,要从一名服务者的角度去考虑家长的需求和对孩子的期望,为家长提供服务。例如,有些家长时间忙,晚来接孩子的时候,作为教师就要安顿好孩子;对于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教师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们多加留意,给与特别的关心和照顾;在家长到学校参加一些活动时,教师要为家长准备好水和杯子;在安排幼儿园的一些需要家长参加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某些家长的工作时间等等。教师要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尽快发现家长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家长正确合理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感受到亲切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家园共育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 沁 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