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感觉让感觉飞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4654 浏览:177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觉,面对同一个数学情境,有些学生反应迅捷,思路简洁,有些学生苦思冥想,思路混乱. 这实质上是数学气质的表现,数学气质的精髓便是数感.

一、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求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主动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讲授长度、数量单位时,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去量量自己的手指长度或桌子的长度,从而感受1厘米、1米的距离. 一开始学生的回答可能不着边际,但慢慢地就会越来越接近.

二、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感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案例1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再让他们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不同的长方形,并且共同讨论所摆长方形的长跟每排所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的关系;长方形的宽跟摆的排数的关系. 长方形的长、宽跟它的面积的关系. 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索、验证的过程,经历了知识的发现过程,经历了数学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 在这种自主探索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亲身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可以由他们去掌握,按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产生极大的乐趣. 于是,学生在生动活泼、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生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感.

三、在比较估算中发展数感

案例2 1000以内数的认识
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展示一张密密麻麻贴满五角星的纸
师:你猜一下这张纸上有多少个五角星?
生:1000个
生:1万个
生:800个
……
师:老师这还有一张小一点的纸(是大纸的五分之一),上面贴的五角星啊有100个,你们再猜一下大纸上有多少个?
生:(想了一下,异口同声)500个
……
学生在学了1000的认识后,回答都往大数上想,学生的数感没有建立. 老师很聪明,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否定,而给学生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估算中能够正确得到答案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自动地理解1000这个大数,建立数感.

四、在合作交流中形成数感

“合作学习”是在目前的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老师应用得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每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成功的喜悦,而且同学之间的语言最容易理解,学生的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案例3 “工程问题”应用题.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合做,需要几天完成?
刚开始学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算成:(12 + 15) ÷ 2 = 13.5(天). 这时,可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估计一下,甲乙两队合做,大致能在几天内完成?
学生可能有这样一些想法:
想法一:如果乙队单独做也需要12天完成,则两队合做需6天完成,因此我估计甲乙两队合做大约须要6天左右.
想法二:如果甲乙两队都跟乙队一样快,那么两队合做需

7.5天完成,所以我估计两队合作大致需要5天左右.

想法三:综合前两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甲乙两队合做,所需时间应在6~

7.5天之间.

想法四:不可能会超过12天.
……
就这样,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大大加强了数感.

五、在实际应用中强化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例如,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老师带全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班同学到西湖去划船游玩. 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 全班49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看看怎样做才最省?并说说理由.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每个方面. 通过比较各种租船方案,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租金最省.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感受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强化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不仅可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也会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陈冬梅.培养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各科教与学,2003(9).
许国梁.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J].数学,2002(7).
[3]杨永红.让学生经历大数量估算的过程[J].小学教学研究,2003(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