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信息技术渗透情感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要量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8130 浏览:251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重视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严重忽略了对学生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为了使青少年适应信息社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再以纯技术的思想来教育学生,人文理念的注入也愈显重要。以下是笔者结合初中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教育

1. 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1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让学生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1.2是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需要

如今是一个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给人们带来了精彩,也存在对中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计算机病毒肆虐,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内容,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等等。面对这些,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未定型的中学生自然会有不少的思考和困惑。而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异常喜爱的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果说学生们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么空有知识的人也只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悲剧人物。而当今的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单一的传授知识不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2. 以情育人,挖掘提炼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仍然是以知识的技能训练为主,情感道德的部分涉及甚少。照本宣科是不符合课程要求的。所以,我在备课时主动思考:怎样提炼这节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何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每节课的精髓所在,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精心挖掘的。
例如,在初二学习《防治计算机病毒》这一章节中,教材单纯地对计算机病毒一些知识性、技术性的内容进行了详述,如病毒的定义、来源、特征、危害、防治等,其中杀毒软件的使用占用大量篇幅。
我们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难道只是仅仅教会学生使用杀毒软件吗?答案是否定的。怎样提炼这节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何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每节课的精髓所在,需要教师花一番心思精心挖掘的。那么,如何提炼教材内容,丰富了课堂的内涵和文化,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以这一课的教材处理为例,我增加一些著名的实例、案例,如“14岁德国少年制造震惊世界的‘冲击波’病毒、武汉青年李俊编写“熊猫烧香”病毒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如心理动机、个性特征等)分析青少年制造病毒、充当、信息犯罪等现象,除进行口头上的大讨论外,还结合现实中的事例,让所有同学、老师都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在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中懂得了要正确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安全意识提高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与之类似,在《使用搜索引擎》这一章节时,教育学生免受虚假信息的迷惑,懂得去伪存真的能力,点滴中渗透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下载文件》这一节中,主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下载软件和“盗版”软件的区别,及时进行保护知识产权的教育,教育学生尊重软件设计者的劳动成果。在《网上娱乐》这一节时,教育学生网络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模拟的、虚幻的世界,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学生在其中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失真”的,是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并列举出现实中一些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引发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总之课堂中,教师应该以情感带动学生投入,设计充满情感氛围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情绪反应,“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课堂成为享乐愉快之旅。
3. 教学设计里,要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课堂中如果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摆弄玩具、睡觉等情况,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考虑,一味地责骂学生不听话,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学生喜爱的课程,他们会注意力非常集中,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活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
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要把教材呈现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学会应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哪些知识点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只有熟悉了教材,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制作演示文稿作品》这一章节,我自行设计了一个集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稿作品创作比赛”活动。比赛活动共由三个环节组成:布置任务——分组制作阶段——小组初评。学生们自由分组,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持与配合,小组之间加强交流沟通,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学习者在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集体精神和认同他人、积极交往的情感。
整个比赛活动得到学生的热情参与。特别在最后的决赛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
4. 运用成功体验教学创设情感氛围 我们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看这个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怎么样,还有对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学生情感进行肯定和鼓励,愉快的情绪体验、积极良好的情感气氛会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体验成功”,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以《制作word小报》为例,我采取的是全方位的奖励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受到肯定、体验成功。评价决不是教师简简单单了事,而是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小组内推选出的选手上台展示作品、展示个人风采,他们极大地体验到了成功和关注,可以获得优秀作品奖,对于坐在下面的观赏的普通学生,虽然不能得到作品奖,我也挖空心思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点评作品点评得好的学生也给予小小的点评奖、创意奖等。另外,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来自平常身体语言的激励,如教师点头微笑、赞赏的眼神、肯定的话语、带领学生热烈鼓掌等,只要学生有出色表现,就给予真诚的表扬和激励,尽量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受到赞赏和鼓励。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感情氛围,更大程度上融入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信息课程教学的双赢。而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要讲授知识和技术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制能力,使计算机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彭琳.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
丘国荣.信息技术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J].科技风,2010(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