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好奇心学生好奇心及革新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7-15 点赞:5546 浏览:158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在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力。本文就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创新意识的相对概念与特征进行阐述,然后提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意识
1002-7661(2013)02-026-01

一、创新意识相关概念与特征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现象表现出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基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索,对相关数学定理、公式以及例题的结论等进行深入与延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广与再造。因此,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体现出求异性、探索性以及开创性的特征。相应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备发现新规律、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学说的强烈愿望与精神。

二、培养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在进行问题的观察与分析过程中,要灵活、机动的转换角度,针对同一类问题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在探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其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将知识构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思维的迁移。比如在下面题目中:
三个球半径均为1,两两相切后置于桌面,再将一个相同的球置于其上,与前三个球相切。问题:上层球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针对这类问题,可以假设上层的小球球心为O1,下层的三个小球球心分别设为O2、O3、O4,即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其棱长为2,上述条件已知,则可以求出正四面体的高,然后再加上小球的两个半径即可。
2、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力度 有些问题采用正面突击的方法可能难以求解,此时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换一个角度从问题反面着手,间接求解答案。加大逆向思维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润无细无声”的训练,促使学生养成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的习惯。例如下面例题:
从0到9十个数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那么在这类数字组合中不可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几个?针对这个题目,如果直接计算题目答案相对复杂,因此可以采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先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可以被3整除的三位数,即:30×3×2×1+12×2×2×1=228,由于题目要求组成三位数的三个数字不能重复,那么要减去这部分,即:9×9×8=648,最后即可求出不可被3整除的三位数的数量为:648-228=420。
3、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这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核心重点。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分析学生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合理因维”,要求其在“创新有理”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越新奇越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问,因为学生之所以会提问,证明其在思考,老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培养其发散性思维。例如下面例题:
a、b、c、d为实数,并且a2+b2=1、c2+d2=1,证明:|ac+bd≤1。这道题常见的解法有三种,一种是采用均值定理结合|a+b≤a+b|为条件进行证明的综合法,另外一种是先把不等式转换为-1≤ac+bd≤1,然后采用作差比较法进行证明;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经典的分析法。但是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外,该题目还有其它多种解决方法,比如三角代换,或者利用向量证明,以及采用复数知识等均可证明。这类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多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各类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拓宽创新的广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充分的兴趣,证明其对掌握知识的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那么就可以有效推动其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主动性。首先要将数学这一学科的内在美学意义充分发掘出来,通过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其产生审美体验,培养积极的审美情感。设计数学问题时要将其新颖性、奇异性突显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就是美学与数学的完美结合,也是数学美学价值的深刻体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之美,比如著名的埃匪尔铁塔,正是由于其设计精确,所以才得以在安装施工过程,每个铆钉与铆孔均一次到位;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其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感受到数学的和谐之美、简洁之美,比如每个数学定理描述语言之精炼,几乎无法删除一个字,等等,这些均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内在审美意义。此外,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二项式定理应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今天后的22007天是星期几”。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和保护是长期的、多方面的工作过程,只有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 (7).
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