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策略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24383 浏览:1087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体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小学体育课更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倡导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帮助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收获乐趣。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运用游戏方法的诸多益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恰当、高效地在体育课堂上运用游戏方法给予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对相关老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 教学 游戏 方法
1674-4810(2013)03-0154-01

一、小学体育课堂运用游戏方法的作用

1.游戏能有效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游戏不但可有效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比如在指导学生玩“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等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合理安排顺序,还要想方设法赢得胜利,无形中锻炼了体能,激发了心智,实现了智力与体力的良好结合,进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和效果。

2.游戏能有效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爱玩、爱动的年纪,在体育课堂中融入游戏的因素,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如此,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还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确立和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进而践行素质教育的标准和要求。

3.游戏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及意志品质

游戏一般是以集体或小组的形式展开和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竞争和合作的元素,教师可抓住这个时机,加强对同学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跳跳箱”游戏时,针对部分存在恐惧和畏难心理的学生,教师可加强对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克服这一难关,这样学生在顺利完成体育动作的同时又锻炼了其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二、体育课堂实现高效游戏教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的游戏方式

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就要秉持灵活、多样化的原则,使游戏充满趣味化,比如教师想要训练学生的腿部肌肉和力量,在设计游戏时除了要突出动作要领之外,还要尽量使游戏充满乐趣,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单脚力跳的比赛,给同学们规定好起点和终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的游戏不但使学生参与面较广,还充满了趣味化,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女同学进行一次“跳皮筋大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游戏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

体育课堂开展游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源于:论文发表网www.618jyw.com
设计游戏时,一定要秉持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得到其他收获,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精心设计“画人像”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体游戏环节如下,首先把每10个学生分成一组,然后在五十米外的地方设置一个小黑板,要求学生听到口令之后迅速跑到小黑板处画一笔,再往回跑,直至最终组成一个人头像,这种游戏不但充满了趣味性,还可有效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改变了以往单纯绕过障碍物的跑步练习,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如此,学生在画头像的过程中,还有效丰富和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既促使学生完成了短跑训练,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提高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游戏设计要尽量多样化

众所周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单调重复一种游戏,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更不用说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效果了,鉴于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比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按照次序排队进行练习,这种训练模式不管是练习的密度还是练习的成效都较低,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对此教师可适当对游戏加以创新,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同时再伴以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相信能有效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不至于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和情绪。
三 结束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可知,在小学体育课堂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有诸多益处,不但可有效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同时还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对体育游戏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争取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林敏建.探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方法的运用[J].广西教育,2008(7)
李建财.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效果分析[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9)
[3]梁健.“快乐体育”在情景教学中的创设浅谈[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4)
〔责任编辑:李继孔〕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