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论网络音乐对高校音乐文化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6954 浏览:234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某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音乐就是其中之一。网络音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存储、传播和视听方式,它越来越让世人关注。文章以网络音乐为出发点,探讨网络音乐的特点以及网络音乐对校园音乐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音乐 利弊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信息社会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并不断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视听方式,应运而生的网络音乐也再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音乐,网络音乐在音乐表现、内容表达、制作传播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通俗性,倾向性,娱乐性等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然而,网络音乐也因其传作者素质良莠不齐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很多糟粕,需要对其理性思考,找出对策。

二、网络音乐的特征

网络音乐是网友原创、翻唱或者改唱的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歌曲,它是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作品的发布、推广甚至是销售工作的一种流行音乐。网络歌曲在内容上与传统的流行音乐并无区别,由于发布门槛很低,凡是由网友原创、翻唱的音乐都可以上传网络。这样它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1开放性。音乐作为一种信息被传播,带给人们愉悦和美感,但在传统的视听方式中,音乐创作、表演、欣赏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虽然广播、录音机、CD、MP3等载体的出现让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有很大改进,但我们还是被动地接收音乐,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成分。而网络的产生使音乐可以被再现、复制和重复,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也突破了时间、空间、地点和身份的限制,从而使音乐更加平易近人,散落在民间的音乐人的音乐梦想也可以使实现。音乐因为网络而进入了一个真正开放的时代。
2通俗性。传统的歌词作者,在写歌词的时候有众多的讲究:合辙押韵、意境深远、修辞完美。网络音乐则不受传统的约束,它打破常规而直白的表达让听众觉得耳目一新,口语化而不生涩的词汇让人感到耳熟能详、通俗易懂。旋律线条自然,没有过多的大跳或精致的和声进行,演唱也不需要高难的技巧。

三、网络音乐的利弊

正是由于网络音乐传播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自己创作的音乐,因此产生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一方面,网络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批广为流传的网络音乐,形成了一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带给人们全新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也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对丰富当前中国的文化形态具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网络音乐创作的过程中,由于传播门槛的降低而存在一些审美取向和表达方式的不足与缺陷,任何人都可以上网传播自己创作的音乐,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糟粕,某些格调地下的歌曲,会产生“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的恶果,毁掉网络音乐的整体名声,使网络歌曲恶俗化。2007年10月19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在京召开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座谈会,会上一针见血地归纳了恶俗网络歌曲的六宗病症:淫言秽语、宣传、辱骂攻击、歪唱恶搞、矫情做作、无病、东拼西凑、废话连篇、哗众取宠、庸俗无聊。总结了这类音乐的四大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年一代心灵、玷污音乐艺术。降低国民音乐素养。

四、 网络音乐进校园

众所周知,高校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不仅提供给学生一个和谐优雅的学习氛围,还能陶冶性情、提高学生们审美趣味。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对大学生音乐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大学生,受到来自网络上音乐的负面影响,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改变。如果不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高校中建立和谐、健康的网络音乐文化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1、 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 建立健全的管理法规。面对网络音乐恶俗之风的盛行,政府加强行政监管部门对网络音乐的管理,出台一些法律法规约约束“越轨”的行为。例如2009年 12月 5日,在 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 副司长庹祖海表示:“网络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需要在技术基础上,通过法律渠道规范构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网络音乐也会随着各管理法规的健全逐步走向规范化。
2、加强社会责任感, 用优秀作品占领网络阵地。 音乐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推出内容优良的文化产品, 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扰, 摈弃低级恶俗之风, 推动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努力创作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歌曲, 用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占领网络空间。同时对于网络歌曲创作, 仅仅依靠过去的音乐写作方式是不行的, 作曲家也可步入网络音乐创作的行列,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品位和鉴赏能力。
3、加强价值观教育, 自觉抵制恶俗之风。遏制网络恶俗歌曲的盛行, 更多地有赖于广大体艺术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品位的升华。恶俗现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俯首听命于恶俗的摆布, 不再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对恶俗网络歌曲, 每一个在校学生都应建立一种意识, 在传播音乐的过程中更应该明白自己是一个社会人, 要承担起码的社会责任,形成对恶俗音乐“人人抵制”的氛围。
五、结语
不可否认,网络音乐为当前中国音乐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草根气息, 在艺术世界呈现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承认其存在其合理性,以批判和建构的眼光来思索网络音乐的生存及走向,使其良性进入校园。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使网络音乐对校园音乐文化的影响多一些高雅,少一点低俗。
参考文献:
王次炤.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J].中国新通信,2007(20):21-22.
[3]罗春.对网络歌曲恶俗化的传播学思考[J]青年记者,2010(21):15-18.
作者简介:朱翊曈(1987-),男,陕西西安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批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