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关注学生情感推动英语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2 点赞:21515 浏览:950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着过滤作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会对英语的学习效果起促进或阻碍作用。通过关注学生情感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外语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分析学习动机,创设交流情境,表扬鼓励学生和合理设计课堂四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课堂教学。
关键词:学生情感;动机;情境;表扬鼓励;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其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感知、思维、记忆、言语等很多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非智力因素,像情感、性格等也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曾经说:有了大量适合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感因素在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课堂,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是否能独立思考问题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学习动机非常强
烈,兴趣浓厚,态度认真积极的学生课堂效率普遍较高;相反,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态度被动,害怕老师提问到自己,在小组活动中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课堂效率普遍较低。作为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而一味地从认知功能
方面强调语言教授,势必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帮助学生降低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
阻碍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考虑的。

一、分析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Ellis,1985),它是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动机,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对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找到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平时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并帮助其建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情境是语言交流的特定环境。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接近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感知和体验语言的语用功能而非仅仅关注语言规则。
为了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授课,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英文原音电影,收听英语广播和英语电视节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角色表演和话题讨
论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接近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接触英语,从而促进英语的学习。如,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中unit 2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一文时,考虑到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文章,我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观
看了环境污染主题的纪录片,并安排两组学生进行辩论,效果显
著。在进行小组讨论关于“如何在公共场合讲礼仪”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名学生想用英语表达“要给孕妇让座”这句话。可是,他不知道“孕妇”用英语怎么说,于是便创新出“a woman who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is two persons”这一说法,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是个新词,我立刻捕捉到学生正好对如何表达“孕妇”的英文说法有强烈求知欲的情境,于是,我先说出英文单词”Pregnant”,然后写在黑板上,接着带领大家朗读。后来,很多同学向我反映: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的单词让人印象深刻。

三、表扬鼓励,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有位学生对我说:“我希望老师叫我回答问题,可又害怕讲错
被同学们笑话。”学生有了这样一种瞻前顾后的心态,学习的积极性怎能调动起来?课堂的效率怎能提高?这让我意识到,老师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表扬或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赞扬后,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去学习。所以,在学生表现得不错时,我们不应该吝惜自己的赞扬,应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可的快乐,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不用急于批评。学习语言就是不断地就该语言的结构形成各种假设。学习者拿母语操持者所说的话来验证自己所做的假设。他所犯的错误实际上就是他对一种新语言的错误假设。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出现错误是自然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总是忙于批评每一个错误,学生往往会纠结于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失了面子,失去信心,反倒不会积极回答问题了。

四、找准教学起点,合理设计课堂

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我都能理解,听了觉得挺枯燥。”“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太痛苦了。”在课堂中,教师如果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仅根据教材和大纲设计课堂,将学生视作机械性接受知识的机器,那势必会影响教学成果。输入假说指出,输入必须包括“i+1”。i指习得者所能理解的语料量,1是不定量。i+1的输入量就是指输入略高于二语习得者现有的外语水平,既不能远远超出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即i+
2,也不能低于或接近于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即i+0。过难或过易均不适当。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教学起点,认真分析、钻研教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一个新生班级。第一堂课后,班上学生向我反映:老师,您上课讲的内容,班上同学有很多听不懂,您能不能用中文上课,讲题目、做练习呢?我立刻意识到:中考让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学生的观念中根深蒂固。一下子让学生适应不同模式的教学方法确实比较困难。于是,我立刻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一一记录整理。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个性和英语基础,我尽量设计出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我综合了交际法、翻译法、视听法教学的模式,在讲解课文之前,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相关话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过,每次的代表都不能是小组里固定的同学。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较自信的同学会被小组推选先发言,其他同学也会在看到别的同学发言
后跃跃欲试。在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减缓语速,增加动作和表情,以帮助学生理解。必要时,要用中文再说一遍。在讲语言点的时候,我采用了学生最熟悉的方式——翻译法。因为翻译法最大的优势便是利用母语优势,帮助学生强化英语语法基础,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准确。在讲解新语法时,我会先将新语法涉及的之前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这样,语法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新语法也不会觉得困
难了。
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机械训练,而是师生互动和心灵
交流的过程。我们只有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外语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