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促进学生推动学生自我感悟之对策例谈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5251 浏览:145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经过对教学实践的长期思考,发现运用以下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感悟。

一、制造冲突贵在凝于一点

新的内容学习伊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经不能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产生思考的愿望。制造认知冲突,贵将冲突凝于一点。冲突凝于一点,学生的注意力便可汇于一处,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使学生的体验达到峰值。
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一课,是学生学习负数的第一节,在引入学习负数的必要性时,教材提出问题:你怎么表示5摄氏度和零下2摄氏度?让学生在表示的过程中体会这两个量的相反意义。但是这两个量除了意义相反之外,在温度计上离零度的距离也不同,在两个不同点中强调其中一个,不如只有一个不同点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5摄氏度和零下2摄氏度”改为“5摄氏度和零下5摄氏度”。这样一来,不同之处集中在意义相反这一点,学生的思考也就集中在如何表达意义的不同,从而对意义相反体验强烈。

二、探究素材贵在突出重点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聚于新内容。要想让新知引起学生的关注,就应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新知的价值。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他方法比新方法更有优势,那么学生从心底里对新知识就会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缺乏认同感,甚至不愿意接受。因此,在探究新知的环节,选取的素材一定要能够突出重点,使新知识脱颖而出。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字母表示数》一课,第一个情境是青蛙儿歌,学生通过学习青蛙儿歌知道了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任意的数。第二个情境是母子年龄,让学生在推算母子年龄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儿子的年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母亲的年龄,体会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出母亲的年龄,又可以看出母子年龄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用a表示出儿子年龄之后,更愿意用b来表示母亲的年龄而不是用a+27,他们的理由是这样既简单又方便。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根据母子的年龄差来表示妈妈的年龄,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从来不用一个式子来表示结果,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学生在推算的时候,根据儿子长几岁,给母亲也加几岁就可以把母亲的年龄推算出来,完全可以不利用年龄差。这样一来,学生就没有建立起母子年龄之间的关系,也就谈不上利用年龄关系来表示母亲的年龄,而这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有所体会,而且是强烈的体会,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将这一情境改为猜猜老师想的数。让一名学生任意报一个数,老师根据同学的数报一个和同学的数有关系的数,其他学生根据这位同学说出的数来猜老师心里想的数。这样一来,因为报的数随机产生,前后没有联系,就不能根据老师以前报的数来猜老师心里想的数,只能依赖和学生所说的数之间的关系来猜,学生对师生所报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就会格外深刻,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的数来表示老师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就用到了两数之间的关系,使本节课的主要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操作活动贵在找准落点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得到的体验也是全方位的。到底放大哪些体验,淡化哪些感受,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找准落点。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抛硬币》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教材中的猜一猜,意在让学生通过摸球和猜测体会有的实验结果是一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是可能发生的。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安排操作活动时,都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记录每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当摸到次数统计出来之后,学生的视线马上落到了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多,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少,直接将视线落到了可能性的大小,对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几乎没有感受。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统计结束之后,数据的多少是显性的,不确定性是隐性的。如何淡化显性的数据,凸显实践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调整活动的侧重点,把统计每种颜色的球摸了几次改为统计猜对了几次,猜错了几次。每当一位同学摸球之后,先不要出示,让本组其他同学猜测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猜得对不对,把结果记录下来。对同一个同学摸球的结果进行猜测,有的猜中,有的猜不中;同一个同学在整个活动中,有时候能猜中,有时候猜不中。在自己和他人、自己和自己的对比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摸球的结果说不来,从而深深体会出什么叫不确定。

四、形成方法贵在多次感悟共同点

新的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学习的总目标的要求从“双基”变为“四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对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想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能够自己体会归纳出方法,就必须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共同点。
例如浙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和倍问题”,如果学生刚学完例题就让试着说一说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学生显然无话可说,因为对方法没有太多体会。如果解决多个类似问题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这类问题一般怎样解决,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解决方法。但这还不是最佳策略。如果能够在学完差倍问题之后,把“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放在一起对比,看看解决两类题目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由于学生已经多次感受,就比较容易悟到都是要找到数量所对应的份数,相除得到一份数。
提供大量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于不同中见相同,感悟、领会并形成方法,这正是我们教学的追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