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读促写以读促写,一箭双雕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3497 浏览:86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摘 要: 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利用片段阅读可以使学生储备经典,武装头脑;以文为例,指导写作;利用经典,润色作品; 双轨并行,相互促进 。实践证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所以说,以读促写,一箭双雕。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凸显双收,才能逐步改变学生作文难写的现状,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如果我们能真正坚持“片段阅读促写作”这个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片段阅读 以文为例 双轨并行
学生甲:“唉,读到初三了,写作文时细节描写还是不会。”
学生乙:“唉,我写记叙文总是难写出500字的文章。”
学生丙:“学习课文与写作究竟有何联系?”
……
老师A:“教课文主要是为了整体感知,对写作技巧的指导总是匆匆而过。”
老师B:“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出现了读写严重脱节的现象。该改善改善了。”
老师C:“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阅读量不足,写作时,难为无米之炊。”
从学生和老师的叹息声中,我们不难发现,精彩的课文学习与写作指导已经脱节了。在多年的探索中,我发现利用课本经典语段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效果很好。

一、储备经典——武装头脑

富兰克林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所以平时的储备非常重要。一篇优秀的文章,要经常诵读,并且要把精彩的部分摘抄在积累本上,充实自己的“袋子”。最好能背下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平时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课外文章。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锁匙,用这个锁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我们在教经典课文时,就是要好好利用好这把“锁匙”。我们可以把其中的经典文章的经典语句挑出来,让学生积累,使学生头脑中装满经典片段、语句、词语等为自己的写作夯实基础。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经典,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习经典的写作方法,对于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要细心体会,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孙犁的《芦花荡》时,我要求学生积累阴森、肃杀的坏境描写的句子和积累描写人物主要特征的段落。成绩好的同学能背诵,其他同学也能熟读,这对写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上《羚羊木雕》时,我让学生把“妈妈”、“我”的对话找出来,再让学生分角色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在这些经典的段落中体会作者的用词,语句的安排。
如此积累经典片段,不但武装了学生的头脑,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就是这样让学生储备知识,巧积“米”。有了片段阅读的积累,学生自己便会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灵感,为自己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文为例——指导写作

平时的课文讲解,我们都注重对课文内容和思想的分析,而忽略了利用课文辅导学生写作的环节。并且,当我们上作文辅导课时,我们都是利用其它的一些范文,或者是学生的作品进行赏析或点评。其实,如果利用好课文的精彩片段来辅导学生写作,将是一箭双雕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充分利用教材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再挖掘好教材中的写作特色对学生进行写作辅导,引导学生习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完成读书迁移的训练。真正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我侧重利用精彩文段引导学生进行延伸习作练习。
我在教《故乡》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分析了鲁迅笔下的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我把重点放在鲁迅描写杨二嫂的片段上。我先让学生讨论:“文段是怎样进行语言描写的?” 有学生说是怪声怪调;也有学生说,这个女人肯定的一个泼辣的人。 我及时提问学生:“如果不看后文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学生齐答:“不知道。”我及时引导:“这种写法叫做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接着,我们一起学习文段对“杨二嫂”的漫画式的人物刻画。我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这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妙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兴致正浓时,我适时提出要学生进行当堂仿写文中描写杨二嫂的片段。要求:刻画一个人物,以语言描写开头,展开配有漫画式的外貌描写。
由于是学生爱学的东西,所以他们写起来速度也快,而且很有创意。下面是我摘录其中一位学生的习作:
“收瓶充气——物资局。”我被这一“大声公”吓了一跳,我打开门,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似的、眼角夹着十来条又长又细的皱纹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他咧着嘴,露出满口的黄牙,就像卖艺的猴子似的。
看完学生的习作,我觉得本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参与率100%,习作也写得好。如果我们坚持进行“片段阅读促写作”这个训练,我相信,以读促写,一箭双雕。

三、利用经典——润色作品

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总是发觉学生的作文比较少运用景物描写烘托心情和表达主题,细节刻画也不到位。故此,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经典的文段,指导学生如何润色自己的文章。
我在教《孤独之旅》,发现本文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因此,在授课时,我重点和学生分析本文中关于景物描写的文段。
我首先让学生朗读文章的景物描写的片段。再让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芦苇的?学生答出:“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我再启发学生:文段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学生找出:“一个‘涌’字、一个‘围’ 字。”学生发言很积极,分析得也很正确:“烘托出杜小康极其害怕的心理。”
通过对自然景物透彻的分析,我相信学生会润色自己的作品。所以,我布置学生修改上周的习作果然,翻看学生的习作时,我的眼前一亮,很多学生都写得出奇的好。不但增加了适当的修辞,还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动词和修饰语。因此,片段阅读对写作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抓住文本中的经典,辅导学生片段写作,进行对经典的仿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的细节描写的水平,使他们意识到学习课本知识不仅仅只是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更要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自己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双轨并行——相互促进

我们要顺利开展阅读促写作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努力寻找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以使阅读能促进写作,写作能推进阅读。
同时,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改正了词语重复、不重推敲、不锤炼字句的毛病,克服了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行文不够丰满的弊端。 掌握了遣词造句的技巧介绍,注意了用词准确、贴切、明白易懂,巧用了使用过渡词、过渡句。反过来, 会写作的人就会阅读。阅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去读懂文章,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例如,一直以来,学生都会写“我的老师”的作文,当我们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写作体会自行阅读课文,并且能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他做了什么事,从而归纳出藤野先生的性格。这种以写作的经验促进阅读效果也非常好。
实践证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反过来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因此说,以读促写,一箭双雕。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凸显双收,才能逐步改变学生作文难的现状,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如果我们能真正坚持“片段阅读促写作”这个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张亚琴.读写结合[J].甘肃教育,2011(15)
陈玲.挖掘文本价值,指导中考写作[J].师道,2012(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