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课中让学生在数学课中主动学习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3738 浏览:577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布鲁纳曾说: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
关键词:激发 兴趣 主动 学习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老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二、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柏拉图在《论教育》一书中曾经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现代教育学家也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给儿童去接受,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换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发展,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做学习的主人,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所以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操作情境

数学情境是联系数学和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而情境创设的目的不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还要能紧紧围绕着“数学”的核心问题,并能促使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我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是不是任意长度的三条边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说能,个别学生说不一定。于是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4厘米、6厘米、10厘米、15厘米各两根),任意拿出三根试试,并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做记录,这样的情境能很快吸引学生探索规律。由此可见,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讲究实效,一件很小的事、几个思考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

四、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有趣、新奇的事物特别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充满活力,而且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例如:在教学《量的计量》一课时,我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课件出示一篇学生的数学日记:清晨6:30,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穿好衣服,用了大约5秒钟的时间刷牙、洗脸,接着吃了约150克的面包,喝了约100升的牛奶,然后背起2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800千米外的学校跑去。学生看后,都笑了,我让学生为这篇日记修改病句。通过这一情境的巧妙运用,有趣的“修改病句”的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吕世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梁平.新课程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学福,房慧.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