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教学设计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对策普通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27888 浏览:1237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的改革,在争创“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背景下,我们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动脑筋、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重视创新,突出个性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体现独立思考的精神,也就是教师要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是教学的灵
魂,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体现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主体思想和教学艺术,展示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
在现实中,教师要把每一次的教学和实际紧密结合,发现新问题、新方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在了解自己、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再吸收新的教法,把别人的特点与自己的优点巧妙融合,才能真正地另辟蹊径。教师要靠自己的学识站立,要具有怀疑正确与批判真理的胆略,靠自己的独特思想闪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随意挥洒,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才能让你上的课有一种欲罢不能的
感觉。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案例:
辽宁省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课堂语言朴实、亲切、幽默、睿智,常常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随和的学习氛围。如,在一次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上,听课教师特别多,学生都有些紧张,魏老师一上课不紧不慢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先跟着我做简单的气功入静(边说边指挥边示范):起立,闭眼,内视鼻尖,气沉丹田,身体自觉舒展、腾空……上升到蓝天白云之间……进入很高的人生境界,忧愁烦恼全部抛掉,紧张、包袱也一起丢开,再缩小身体下降,降,降到地面;睁开眼睛,轻松了吧!(学生在笑声中自然而然地放松了)
魏老师的语言并不华丽,却总是那么从容、亲切、幽默,体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有“发现自己”,才能对教学有独到的发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主动在教学中“铸入”自己的风格,成为一名有个性的教师。

二、关注学情,以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富有想象力和情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该去为学生考虑。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记一辆纺车》的经历:
师: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异口同声)我们不──喜──欢。
(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同志惊讶,教师感到意外,稍停,笑着
说──)
师:不喜欢?那就请你们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为此,老师进行了认真总结。她在这一课的执教总结中写道:
备课时考虑欠周密,原以为学生喜欢散文,想由此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未考虑到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差异。课堂上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对学生实际应做充分的了解和估计,不可再犯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毛病;要继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力争做到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设计始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够注意对学生的研究。

三、务实求真,真实有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摒弃偏重形式不讲究实效的做法。我们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更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一切从学生实际、学科需要、学习效果出发,讲究形式才是必要的,反之就是“华而不实”。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
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
著名小语名师于永正老师,他的课堂简单中见本真。没有华丽的课堂包装,“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足以
让学生沉浸在语文课堂的快乐中,在师生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
花,在感悟文情中放飞思想。
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案例:
先请看于老师的开课,这往往是作课者煞费苦心设计的难点。于老师却上得那样简单,他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伸出右手跟老师写课题。”于老师倾斜着身子,边写边说:“这个‘抱’要注意右边的写法,横折钩要小,因为下面还有竖弯钩,可要给它留出位置。‘母’字要注意笔顺,点横点。‘亲’字第二横要长,下面要短。”于老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开课语,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写字,真正体现他“完完全全为学生”的思想。
再请看于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
在读第一段的时候,于老师重点读了一个词——“责怪”。首先,于老师让学生找出了“责怪”的近义词——“责备”。然后他讲了“责怪”与“责备”虽然可以互释但不能互换的道理。他说:“为什么这里护士不是用责备的语气对作者说话,而是用责怪?如果护士责备作者,那么就不符合她的身份,因为他们素不相识,她不能责备人家。但是如果仅仅埋怨他,又不足以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种关心和关
爱,所以这里用了‘责怪’,在埋怨中带有一点批评的意思。”本来说到这儿,该说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但于老师还接着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语言,说话、写文章要推敲,用词要准确。”这足以说明于老师不是就词说词,而是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渗透了热爱母语的教育。
……
纵观于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只有琅琅的读书声,没有哗众取宠的言辞,只有与学生心心相印的交流,没有复杂多变的环节,只有简简单单的贴近文本结合实际的读与写。

四、精心预设,注重生成

教师要多注重学生的生成。学生的生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多注重学生的生成,就是为自己的教学开辟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答案,或是另辟蹊径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才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时,一定要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是否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要想着:教是为学服务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从而发展性地完成教学。所以,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不同体验、不同思考绝不能漠然视之,一定要用相应的对策,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各种课堂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
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创造性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有的时候,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是一致的,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的合理把握和教学对象认知状况的深入了解,但更多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这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
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课前充分预设,以期把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更需要根据教学进程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地进行预设调整,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地、精彩地动态生成。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关注生成”,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宗旨,它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全新展示。研究生成教学,也是实践新课标的重要阵地和途径。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海阳市留格庄镇第二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