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社团高校学生社团进展中理由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34313 浏览:158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随着高校学生社团规模的不断壮大,社团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分析当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促进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社团 对策
1674-4810(2013)01-0037-03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共青团、教育部、全国学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展开,高校的教学模式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新的教学模式要求高校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的综合素质的大学生——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对全国青年大学生提出的五点希望)。
高校担负着这样的培养任务,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大学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远远高于中学,大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因此大学生有诸多机会去获取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参加感兴趣的活动,进而获得社会所要求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大学生社团则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
二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
社团的产生往往是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们获取课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需求,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建设历经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导思想、规范的组织体系和丰富内涵的群众性团体,然而由于大学生社团具有自主性、自发性等特点,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团发展定位不准确及管理体制形式化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兴趣,提高大学生自主能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任务。然而许多高校仅仅把学生社团定位为丰富学生娱乐生活的场所,并没有赋予社团相应的教育功能,有些高校完全忽视大学生社团的作用,高校领导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不到位,对社团发展毫无定位,管理疏松,任其发展。
大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套严格的社团管理体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制订了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社团的审批、经费配置、活动形式等内容作出相应的监督管理规定,但这些制度都是宏观上的,细化到具体社团上,实行起来往往会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因此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2.社团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
社团内部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目前的学生社团一般是“进出自由”的,学生只要缴纳一定的会费甚至不缴会费即可成为会员,这种简单的社团准入制度造成社团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如果学生因某些原因失去了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学生的退出就个人而言可能损失并不大,但对于社团而言,由于社团人员的流动性大,势必造成社团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的后果。(2)部分社团干部晋升机制不完善,存在部分内定的现象,缺乏性和透明度,即便有些社团干部是选举产生的,也有校园选举腐败现象的存在,社团干部的换届不按社团规章执行,导致一些有才能的人抱憾离开社团。社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在干部的衔接交替过程中缺乏延续性,如前任社团干部卸任后就不再过问社团的事,不对社团发展进行一些指导,这影响了社团的良性发展。(3)社团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分工不明确,在一些规模小的社团里,社团人员身兼多职,对社团工作力不从心,社团自己制订的规章不能严格遵守,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3.社团组织冗余,社团活动质量良莠不齐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速度较快,每所高校少则几十个社团,多则上百个社团,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进入了黄金阶段,但在这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1)学校对社团活动的经费是有限的,社团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减少单位社团的活动经费,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2)某些院系不顾自身特点,追求全面。千篇一律的社团存在于不同的学院之中,造成社团组织冗余,不仅浪费了学校的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而且让学生疲于应付各种社团五花八门的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3)各社团有不同的领导团队,由于在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社团活动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社团仅仅依靠几个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来开展活动,有些活动脱离创团之初的宗旨,所传达的取向与价值观甚至与大学校园本身应有的励志、求真的内涵相反。
4.社团活动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与物力支持
智力支持是指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对社团学生的相关培训。目前许多高校虽然为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而这些教师主要来自团委,他们一方面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负责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他们身肩的任
务是比较繁重的,虽然在活动的宏观指导上,指导教师可以给予充分的意见,但对于具体的活动策划、活动流程、活动总结等方面,其指导力量显得相对薄弱,总体上说社团仍处于学生“自导自演”的局面。
物力支持则是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经费、场地等。物力支持是学生社团发展和壮大的保障,没有它社团活动寸步难行。现在大学生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学校财政拨付;二是会员的会费;三是商家的赞助。首先看学校财政拨付,学校财政拨付是有限的,如果某一高校社团不多还好,如果高校的社团达上百个,那么学校财政拨付的经费是远远达不到社团活动需要的。如有些社团只能举行一次社团活动,不难想象,没有一定数量的活动保障,社团是很难发展成长的;另外是会员的会费,会员会费是在会员入会时一次性收取的,且作为学生群众性组织,其收取的会费必定在一定额度内,更不是长久的收入来源;最后是商家的赞助,某些城市聚集着诸多高校,而这些高校学生社团很多都需要社会组织的赞助,有时会出现多个社团争同一商家赞助的现象,而若赞助过社团活动的商家认为其赞助行为未能对自身带来收益时,他们就会放弃再对社团的赞助,所以这一经费来源是不够稳定、不能长久的。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