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班主任班主任应树立正确学生观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31152 浏览:1435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力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主体权益,已成为广大班主任的重要任务。而班主任的学生观将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班主任应树立如下学生观。

一、学生主体观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而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产物。这就严重抑制了学生好奇求知、探索创新的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只善于模仿和继承。
现代教育是人的发展过程,是生命的不断升华和超越。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完善自我、助推生命升华和超越的过程。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管理形式,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并让学生体验由于主体能力的发挥而取得某项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极大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生活教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育观
教育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中展开,学生的教育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并列进行,学生应该主导自己的意识来感受生活接受教育。目前的教育注重了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当下生活,把“生活的准备”作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生家长、教师对学生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你的明天,为了你的将来,你要……”那么学生的今天是怎样过的呢?“今天”是基础,没有坚固的磐石,又怎么能够筑起美好的明天?在优厚的学习条件下为什么这么多的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讨厌去学校?为什么孩子在课堂上、学校里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一到家就变了个样,校内校外的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发现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疏远生活,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学生几乎被隔离在生活之外接受教育,这不能不成为生活教育的坟墓,素质教育的悲哀。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学生生活教育观。

三、学生发展观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必须依据学生可持续的规律开展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切实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班主任要注重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开展各种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并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身心、智力等各方面都朝着健康、和谐、活泼、主动的方向发展与提高,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探索、开拓、创新的意识与精神。

四、学生差异观

世界上没有两片形状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任何一个班级,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力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都能尝试成功的愉悦。遵循学生的差异性原则,在教学中班主任可采取全员参与的教学策略,注重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学习目标,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变课堂教学中少数学生积极学习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还要求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爱心、自信心,尊重学生的隐私等。师生在课堂上应该平等地交流、交往,以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包括创新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身心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为良好的状态”。因此,班主任应从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出发,确立学生身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讲究饮食卫生,防病健体。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等。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侧重从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稳定情绪、坚强耐挫能力及学生心理与人际交往的指导等方面实施教育,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发展学生观

学习是人类自身经过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和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实践活动。正是在学习活动中,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应是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立身处世能力的主渠道。作为班主任,我们应高度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并积极运用新型教育模式,开拓学习渠道,教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培养其学习与创新能力,使学生能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力求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545799广西金秀县民族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