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探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文本兴趣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5937 浏览:189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文本阅读题目打好基础。文本阅读题目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较高,而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高考命题的变化,过去的“套路”等法宝已不再奏效,所以教师调动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文本已势在必行。
要达到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要求教师精心设问,创设探究情境,科学地架设学生探究文本的桥梁。所谓精心设问,创设探究情境,就是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潜心研读文本,将自己的理解化作巧妙的设问,在教学活动中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认真阅读、不断思索、反复辨析,从而准确地捕捉作者在文本中的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从具体的文本中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对文本的探究情境之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以下几条设问的规律:
1 引领学生理解、体会那些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句。这些句子是汉语特有的魅力的展现。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会提高学生解决句子含义一类问题的能力,能够把相关语句由表及里挖掘出它的深意。在余秋雨的《阳关雪》这篇课文中,我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你觉得有深刻意蕴的句子,就有学生找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然后启发他们思考,“侏儒会变成巨人”“巨人会变成侏儒”是否矛盾,为什么?
2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细致的推理,瞻前顾后,全盘皆通。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往往会通过语句之间、文段之间或前后文之间的某种关系,来传递一种信息。要获取这种信息,就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细致的推理。在这样的地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既能培养体感知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在教授《长江三峡》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些统领句、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过渡句、总结句。这样学生就能抓住第五小节中的过渡句“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和第六小节“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却又冲入第三峡西陵峡了”。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理清了全文的思路即依次写了三个峡以及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正确且深入地理解在有些文章中,常常会出现,表面上看起来细微的错误或不合常理。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能在这样的地方设计一两个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将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如《可以预约的雪》之中,题目是“雪”,而作者却用了不少笔墨在写菅芒花,是否偏题?如果不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犹如在《绝地之音》这篇文章中,我设计了“作者为什么用了将近一半的笔墨在写古长城,是否偏题?写古长城的这些文字有何作用?”
4 引领学生关注作家似乎漫不经心,其实却大舍深意的一些地方。高明的作者,往往有着极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看似平常的话语,很随意地信手拈来,其实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学生忽略的地方。个人认为高明的教者,应该在这些地方大做文章,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我还记得在讲授《甘当一个“零”》这篇论述类文本时,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全文的关键字“忍”并且也能初步理解“忍”的内涵即包涵了杨绛性格中的坚强和无奈。但是文本的深刻底蕴不尽如此,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学生开始很难理解这个问题,后来我就引导他们关注那些作家看似平常,信手拈来的句子,也许会得到一些启示。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就能在开头结尾处找到关于的一些文字信息,“当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王顾左有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书之了。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水到渠成理解了关于“忍”的深刻内涵。
当然教师如果要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还有很多方法,如:导语引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好导入语,因为好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住了题目,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以此为主线展开对文本的探究:了解时代背景,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应该把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对外政策和签订的一些条约介绍给学生;教师根据文本创造情境,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在读中思考、体会、感悟。在此就不做一一陈述。
总之,高中文本阅读教学值得我们教者不断地思考和研究,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之路,敢于面对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形成独特风格。文本阅读教学这片天空一定会亮丽而丰富,同时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