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浅析新课程革新下初中语文新课堂教学方式普通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12827 浏览:497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主要从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摒弃知识灌输,注重语文教学方法的授予;培养语文能力,加强语文素养;健全人格精神,促进健康成长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标》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还是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变化,广大语文老师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如何有效地实践并持续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创新语文课程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着重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念、学习方式的转变。

1.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不仅是教师所追求,学生所期盼的,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因此要实现师生间双向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在课堂中按照教学目标可以多开展些讨论课,在讨论中老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对于学生们讨论出的结果,老师不能简单的做对与错的判断,应该是先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这样思考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以情感化学生。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表扬和批评并举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在教学中多些微笑,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2. 摒弃知识灌输,注重语文教学方法的授予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输出为目标,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课堂上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听,缺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但事倍功半,还容易挫伤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在新课改中要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深化。"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掌握利用常见工具书的方法、善于积累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学会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借鉴科学的记忆、思考的方法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探求的热情,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创造的火花在课堂中迸发。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引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较多。采用什么方法为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情况而定。要把学生吸引到教学的境界,把学生的思维引活,把学生的思维引深,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使思维深化。

3. 培养语文能力,加强语文素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分析能力等。首先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且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所以在学习中要注重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通过理解和表达体现出来,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老师精心设置课堂提问,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引导要求学生回答时声音响亮、表意清楚、正确,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还可以适时地进一步展开讨论,进行论辩,力求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还可以和课外与学生进行的各种交谈相结合,让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4.健全人格精神,促进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工作的普遍性、立体性、经常性原则,不仅要求学校把德育置于首位,而且要求各个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语文学科源于:论文要求www.618jyw.com
也不例外。语文教育中对知识的传输只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是健全学生的人格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在阅读现当代名著,在比较中认识文学、认识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健全、高品位的审美素质。课内引领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大量美的人物、美的思想这一最丰富的资源,进行有关好与坏、对与错、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真理与谬误、美与丑的讨论、辨识和领悟,使学生获得全面的道德和审美熏陶,从而懂得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卑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审美观,造就学生自己的道德判断、是非判断和审美判断的眼睛和心灵,陶冶和净化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全的、高品位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闫瑞华.浅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魏剑.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