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问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对策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6824 浏览:223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但提问仍旧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有效提问的策略展开论述。

一、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新颖有趣的事物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学生只有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积极的情感情绪等非智力因素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并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问题本身不感兴趣,那么就会产生懒散的行为与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与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本身的趣味性,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挖掘趣味因素,将其与趣味故事、风俗谚语等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二、问题要有梯度性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处于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同时,初中生的基础知识有限,生活阅历不足,如果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思维论证,学生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回答,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问题过于简单,就没有思考与探索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学生无法回答,同样也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性,也就是说,要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的子问题,使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此课以“背影”来贯穿全文,但是对于作者是如何用“背影”来贯串穿并连接全文的这一问题,学生会一时找不准方向,而不好回答。在教学中,我将这个问题设计成几个问题,来逐渐深入,如文章写了几处“背影”,各在何种情况下,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具有梯度性的问题很快将学生带入了学习情境,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是问题的精髓,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使学生彻底摆脱被动接收现成知识的教学现状,实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以“是”与“否”来判断。如学习《口技》一文时,我首先提出源于: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此文侧面描写体现在哪几处以及其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便可以回答:“一处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神情举止的不同变化,一处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其最大的作用在于从不同的角度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前面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也是运用了侧面描写?”这一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与思考空间。学生积极动脑,在头脑中积极搜寻前面所学过的课文,展开了积极的思维,积极发言来回答问题。

四、问题要有分层性

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全面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是工厂里的机器零件具有整齐划一的特点,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教学中,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兼顾不同学生的接受水平与理解能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出能够激起各层次学生兴趣的不同问题。对于差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识记,针对中等生侧重于知识的理解,针对优生侧重于知识的创造性运用。这样才能将每个学生学习的充分调动起来,使每个学生依靠自身的基础知识,经过主动思考,都能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问题只有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五、问题要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多是封闭性问题,只是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到标准答案。新课程标准提倡构建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改变寻找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要设计一系列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以此作为重要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春》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说出关于春的诗句。这样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积极调动知识储备,争先恐后地进行发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