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之路将人文关怀注入助困之路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5527 浏览:17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助困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评奖评优、发放助学金和专项补贴、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等四个方面,是一项繁琐而又具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将这一工作做好、做实、做细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而人文精神是最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体现出公平、公正、透明的,所以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扬人文主义、人文关怀、人文教育,将人文的核心和灵魂带入助困中来。
关键词:人文精神助困工作公平原则柔性教育
人文即“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人文精神是以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来教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非功利的。这种精神无论是对助困对象——弱势群体还是对助困工作的展开都是极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和支撑保障,所以助困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手段和每一个目的都要以“人文为本”,充分发扬人文主义、人文关怀、人文教育,将人文的核心和灵魂带入助困这一项细致巨大而又充满矛盾的工程中来,始终围绕在“以人为本,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个中心,将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长期性工作落实、抓好,积极促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方案化,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首先,“人文助困”要严格把握学生的资格认定审查程序,平衡各方利益机制,做好相关学生的诚信教育,切实将有限的名额给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提高助困的公平性、公信力。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系助困工作开展比较平稳,学生贫困数量渐趋稳定,随着助困制度的完善(2011年制定的《工商管理系国家励志奖、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工商管理系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试行)》、《工商管理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教师服务能力的提高,助困公平性不断增强,学生满意度日渐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某些人钻空子,将本属于他人的名额占为己用,过着舒服逍遥的日子却将别人困难艰辛的生活漠然置之。一方面这是制度上的漏洞,后继性跟踪力度不够,如学生在当地民政局签字盖章容易,从而在助学金、各项补助的利益驱使下随随便便去民政局做个证明,使真正需要救助的学生被拒绝在助困大门之外。出现这种现象在现有政策下是难免的,因为助困工作中还是有些许人情成分在里面的,从源头上来审查清理需要我们相关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其次要紧紧围绕公平原则,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及时、畅通的向接受资助的学生、学校相关责任部门等利益涉及关系人披露名额、资助类别及额度等信息,对于条件不够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做好相应的沟通安抚工作。助困是项涉及国家、学校、学生三方利益的具有统筹性质的工作,需要多方责任人本着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做好此项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阶段来落实:
一是精心准备,有的放矢。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力度。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政策上墙制度,利用系刊、校园网等媒体和发放宣传册、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学校、上级部门有关资助政策和优秀贫困生事迹。创建科学的贫困生认定管理体系来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通过建立权责制度,充分调动勤工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对学生填写的信息通过现场本人提问和事后同学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排查,个别的可以适当联系当地民政局或村委加以核实,尽量保证的真实性,将认定的行为、程序纳入制度化建设。
二是优化过程,健康运行。认真做好“贫困学生信息库”的完善工作,组织调查统计和掌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分出不同程度的贫困生,建立贫困生的档案资料库,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评优推选(如国家励志奖学金、浙农—阳光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等过程中都要调节好各方利益,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按照科学的决策做好此项工作。把国家、学校有限的专项拨款用准用好,尽力减少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因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压力。评比过程中定好心中的那杆秤,不偏不倚,听取同学反映的问题、需求和建议等信息来综合分析统计,推动学生参与和公众监督,以便把握控制和解决学生因为评优过程中引发的争议、问题。助学贷款方面除了前期审核外主要就是后期催缴的工作,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加强沟通联系,对其就业单位、家庭住址固话、手机号码等信息务必要梳理整合,做到资料的时效性、正确性,利用寒、暑假,组织贫困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全面掌握该生的资料以便催缴还贷,提高助学贷款的效率。
最后,助困工作作为学生工作之一,更多时候讲究的是合理柔性的教育。在日常工作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增强服务育人的理念,将人文精神的精髓注入到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要突出学生的爱国励志教育。通过召开贫困生座谈会,邀请优秀励志学生做先进事迹报告,加强典型事例宣传,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贫困生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从而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逆境和挑战。要突出诚信教育,以诚修身,以信立业。尤其在催缴贷款方面,可以在毕业生中举行座谈会、发放致贷款毕业生信等方式来培养其及时还贷的观念;利用班会、主题教育、报告会、讲座、诚信考风等活动在全系范围内来开展实施。要突出感恩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感恩教育工作,培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养学生感恩社会、及时还贷、发奋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之,助困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明确责任,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热情,细致的精神,积极推进助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目录:
李晓敏;郭利伟;张丽丽.现行高校助困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方万曦.高校助困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业
[3]王莉芬;黄建美.高校助困与育人结合的资助体系构建.教育与教学研究[J]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