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革新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7374 浏览:233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构建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战略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高中数学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人才,还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 创新教育是跨世纪素质教育的灵魂、目标,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育内容,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最容易创造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主要内容.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入手,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地追求新知,独立思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学现象进行研究的前提. 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运用数学语言相互交流的能力. 下面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给出几点建议:
1. 优化创新心理,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过程,还需要以良好的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抱负、坚强的信念、强烈的以及创新的热情. 除此之外,学生的个性在创新活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个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成就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学生个性的差异既存在主观因素,又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还要经常与学生沟通,积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平等、、互信互爱、欢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学生心理.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好奇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探究、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 例如在讲到《数学归纳法》时,教师可以有意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问题,如:前天下雨,昨天下雨,今天下雨,那么明天肯定下雨.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为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3×180°……,显然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等等.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思考,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利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强烈的独特性、求异性以及批判性. 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打破用常规方法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数学的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数学世界里进行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占主体地位. 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人人平等,不歧视任何学生,从而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长期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或看重,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创设给学生发挥才干、显示能力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 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惫、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 创设问题新解,引导学生思考
从不同于常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答案,以打破常规的解题方法,另辟蹊径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用常规方法解出了问题之后,要经常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方法,进行快速解答,这样有时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等比数列解答为例:{an}为等比数列,a8=8,a10=16,求a20. 此类题型的常规解法是求出a1,q,然后算出等比数列的an的通项公式,最后求解a20,这样常规的算法往往费时费力. 教师在讲解完常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新的求解方法:由a8=a1q7=8,a10=a1q9=16,得q2=2,a20=a1q9q10=16(q2)5=512.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算法的基础上,创设问题的新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开发的表现. 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敢于质疑、放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究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这些都是积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结 语
模仿只会跟着走,创新才会出人才. 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除了优化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兴趣,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问题新解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鼓励、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求新、求异的学生多加赞赏,对于一些不成功的思路也要充分鼓励.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才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