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浅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32574 浏览:1476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成为时展的要求。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依据。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积累培养阅读的技能技巧,开展有计划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大的飞跃。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

阅读应是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目的,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的。其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情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技巧,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课文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技巧,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解读课文,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传统教学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课堂上教师主宰着一切。教师常常决定着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真正去做书的主人。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和教材的对话:①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怎样理解的?”等等;②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等等;③与编者对话:为什么将这五篇课文编为一个单元?课后练习这样编排有何目的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3.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活动。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不能给学生的思路制定固定的框架和结论,而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则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和分析,达到分析探索的目的。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应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灵活运用。
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4.注重诵读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特别是那些对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富有哲理启迪的内容和句子,更要指导学生朗读。做到出口成章,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5.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开展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量。

6.应考探究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当然,这些程序和方法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理能力和开放、、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