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史料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学年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6674 浏览:210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摘要:教材史料是学生全方面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的主要媒介,因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教材史料是当前广大历史教师应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就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教材史料;高中历史;应用
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是人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所根据的材料。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图表数据史料、图片音像史料、文艺史料等。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教材史料不仅可以再现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
一、史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史料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研究历史,分析历史的基本前提。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运用教材史料,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观点、归纳问题等能力。如在讲解魏源和洋务运动时,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材料:魏源“师夷长技”的唯一目的是“制夷”,即抵杭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的目的,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教师可根据此史料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①在材料中,魏源对外国技术持有什么态度?洋务派对外国技术又持有什么态度?②)魏源与洋务派观点有什么异同之处?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然就完成了史料阅读,提取信息的训练过程。
二、史料分类,提高研习能力。史料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呈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包括了原始文字史料和非第一手文献史料,图片史料又包括图表数据史料、图像史料,地图史料等。教师在借助教材史料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类,然而通过对教材史料判断的方式训练,加强学生鉴别史料,研习史料的能力。如在讲解明清君主专制时,教材中呈现了这样一段史料: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是节选自《明太祖实录》中的一段原始文字史料,在分析这段材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判断出这段史料的类型,然后鼓励学生将这段史料转变成历史故事,这样既能够深化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又能拓宽思维的广度和表达的准确度。
三、史料质疑,培养质疑精神。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够作为历史的证据,只有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方可以作为证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允许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尊重和赏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如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材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抓住旧道德为封建政治服务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比废其一。”教师在分析时,可通过设置问题:陈独秀的观点是否具有合理性,对此你有何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
四、史料概述,增强概述能力。概述能力是高中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面对形式多样的教材史料以及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如何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中学生而言是一大重要的考验。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材史料加强学生的概述训练,增强学生的概述能力。如在讲解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时,便很好地借助教材史料来加强学生的概述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自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句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移民等等。这些措施对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此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①请概括出秦始皇采取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根本原因;②请归纳概括出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③简单概括出秦始皇采取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五、史料解读,训练解读能力。历史信息的承载方式大多通过文字材料体现出来,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辨析、判断、推论是学生获取真实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历史史料的解读过程,即是对历史资料进行辨析、判断和推论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历史资料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辨析、判断、推论能力。如,在讲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通过教材中呈现的史料,训练学生的解读能力:后来,列宁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根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打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然后要求学生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①列宁所说的“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是指什么?②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提到的“这种政策”进行分析。③材料中提到的“余根收集制”是指什么?这种政策在当时是否合理?请说出原因。
总之,教材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材史料,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