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学发展观基于科学进展观视阈高职教育政策进展导向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7576 浏览:220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维出发,针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阐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进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教育;政策导向
1671-0568(2012)35-0005-02
科学发展观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指导理念。同样,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的种种困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体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而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归纳起来,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办学观念陈旧,体制机制僵化。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国际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又不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且缺乏服务意识,“围墙文化”和“小巷思维”严重,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忽视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关系。二是管理粗放,不讲绩效。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或占地很大,但没有房子;或房子很多,但没有设备;或设备很多,但很少使用。办学绩效的监控与考评缺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特色。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就业后在生产线上有独特的岗位,既不同于工程师,又不同于操作工,往往要担任班组长、生产线长、领班、技术员等,既要会熟练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生产现场的能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经常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或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成为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面对发展的新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高职教育要持续贯彻大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两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二、不断加强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导向政策

科学发展观定义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内涵建设,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与体系

应当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对高职课程体系做出大胆改革。一方面,要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的顶岗实践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学习期间连续不断线,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自然也就能够增进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地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2.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创新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机制上,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推行灵活机动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构建相应的合作组织和工作制度,由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组成管理机构。企业注重办学的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等的制定;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模式上,职业院校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协作建立生产实习网络,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

三、不断加强结构调整的均衡发展导向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很快和新建或改建院校较多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必须十分注重结构问题,主要是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

1. 层次结构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被政策性限定在专科层次无疑是正确和切实的,因为专科层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和最紧迫。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层次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是必然趋势。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继续以专科层次为主导的前提下,配套试办一定比例的本科层次,既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完善类型结构,形成发展的新增长点。

2. 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盲目地开设“热门”专业,引发了生源大战和人才的结构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或者是为了节省办学成本,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科类的专业,工程技术专业偏少,导致专业的科类结构比例不合理。这就要求地区性的行业、企业和人才主管部门要定期发布市场行情和人才需求信息;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人才需求和学校情况,尽快修订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性目录,减少现行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规范办学行为。

3. 布局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改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造成的高等教育集中在大城市的格局,面向更加广泛的人口和地区。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呈现区域化发展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大的有近千万,市(地)级地域范围大小适中,城市农村兼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经济具有相当规模,对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层次多。因此,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市延伸,东、中部地区则可逐渐从地级市向有条件的县级市延伸,特别要注重就近、就地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种实用人才。

4. 体制结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呈现出教育投资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办学主体仍然是政府。中国地大人多,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做到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潜力,发展民办公助、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政府应继续从政策上鼓励和保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成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3]顾华详.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