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培养学生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由意识对策中心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5843 浏览:141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视角,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1672-1578(2012)09-0080-01
1 营造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首先,要设计营造一个和谐的的双边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其次,数学教师努力建设具有向心力班集体,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发掘潜能,培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通常的教育形式比如:同学座谈了解学情、确定议题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等。通过多种方式,让每一位学生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学生之间友好相处、相互信任。让学生在和谐的班集体中,益智的互相沟通交流,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互相宽容,彼此知道尊重和互相理解,同学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达到教育心理学提倡的需要感和被需要的满足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把富有活力的,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带进教室。努力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和谐的正向知识习得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让学生把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自觉主动的自学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怀疑和问题,培养学生不向权威低头,敢想,敢做,敢向数学书本说“不”,敢向老师质疑的品质,让学生从数学的提问中,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又要培养学生的寻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数学思维品质,两方面的因素结合,才能构成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产生。
案例:
学生1:教材中说明,什么是等弧,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等弧。那么反之,如果是彼此重合的弧,他们一定存在于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因此,我觉得概念的前面是不需要限制的词的。
师:你真聪明呀,你为什么能发现这点呢?
学生1:我在做有关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题时,由由全等三角形概念想到的。
学生2:我认为,:这个概念也可以说成: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里:弧的长度等同的弧,都是等弧。
师:好的,我非常同意你们的想法和观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去设置一些错题,也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题的举一反三的学习数学的解题能力也是教师的任务所在。在实践中,教师再设计错题时要注意,首先,教师应该把握所设题的难度。既要符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大纲要求,又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数学的认知水平脱节。设计一些数学的变式训练和适当的减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坡度层级,对一题多解的数学题要大量选用,这是数学实践证明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常规训练。其次,设计的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的设错可以在数学的新授课和数学习题课以及对数学知识学习的阶段讲评课上,数学专题的提问课上等进行不同形式的设错教学,这种设错教学的作用是: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适时反馈习得情况,另一方面,较好提醒学生注意有关易错知识点,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的自我寻找数学题做错的原因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辨析能力。
3 设计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一切数学问题都产生与某种情境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离开了具体的数学情境的话,那就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失去了研究的基础。
一般来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关联情境,二是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思想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关联的情境。数学问题意识是以“数学问题”为主导,凭借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为支持,然后,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产生数学认知之间的问题冲突,然学生产生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情境的作用大致有两个层面:(1)是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的产生;(2)是为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后的解决方式,和新问题再产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量和必要条件。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情境设计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学生产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程度水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吃透深挖数学教材,其次是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现在已发展的数学思维水平的特点(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情境的设计时,一定要突出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还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去精心设置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案例:位似图形的画法学习:
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出直角的坐标系,确定的三角形,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依照老师展示的图形画图,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位似图形”中的各对应点,观察坐标点的数据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熟悉,位似图形坐标的变换,随后教学环节是数学教师适时提出:“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画图,内容是任意的多边形,并设置它的各对应点的位似比,然后把作业在幻灯片上一一展示,让其他同学对比位似图形,同时向其它学生提出自己就此图形有关的问题。显然学生的兴趣很浓,认真作业,踊跃积极的在幻灯片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自己就所画图形而作为问题情境的背景内容,向同学们提出设计的数学问题:“这个图形的位似图形,你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吗?能画几个?能够形成位似图形的几何形状有哪些呢?两个位似图形的对应点的坐标有变化吗?怎么变化?两个位似图形具有哪些特点呢?……”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笔者发现学生依据自己的位似图形而设计的数学问题,它的内容单一,思维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在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产生了作用,为学生的依据内容而创设问题提供了机会,学生学习数学的被点燃,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王梓坤院士主编.让你开窍的数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郑毓信.构建主义及其教学涵义[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3]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