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渗透民俗文化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渗透普通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34423 浏览:1574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所谓民俗文化,钟敬文定义其为“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上开始重视重焕民俗文化的风采,基础教育界也逐渐开始重视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
然而,目前对民俗文化在教育上的功能的挖掘还有很多不足。“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政策的偏差、市场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的进入、大众传媒的兴起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民俗文化本身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就写作教学而言,初中生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写作素材缺乏、思想情感低下、语言文字干瘪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本应该被充分利用,却受到了师生的忽视,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彰显。
那么,民俗文化该以哪些途径渗透于初中写作教学之中,使其有效地带动写作教学,进而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呢?

一、拓展生活视野的外延内涵

从内容性上来说,民俗文化渗透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民俗文化产生的根基是日常生活,因此有着广阔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体现出求真、崇善、尚美等永恒的精神追求。日常生活作文模式晚近代表人物山村俊太郎指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等方法。”他又对此概括为“了解生活,发现题材”八个字,可以说,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写作的题材。[3] 因此,民俗文化通过它庞大的体系,为学生带来一个丰富的生活世界,使学生看到真情的可爱、善良的可贵和美的价值,从而写出好的作文。

(一)关注家庭生活

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定的家庭传统,这些家庭传统往往与一定的民俗文化相关。比如:家中晚辈会在长辈整数倍生日的时候为其做寿,这体现了我国的人伦礼仪和孝文化;南方家庭会在一定的时节采摘桂花并将其晒干,围着火炉熏炒青豆,然后制成熏豆茶,内含熏豆、桂花、陈皮、芝麻,这又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一些农村家庭,板凳在他人坐过之后要在其上拍几下,自己才能再坐,认为这样才不会和他人吵架,这是一种民间禁忌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人际和谐的重视。……初中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之中度过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撰写作文的素材的主要来源。

(二)珍惜旅行见闻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都有自己独特而有趣的风俗习惯,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也应该好好利用。比如:很多少数民族保留了自己的民俗文化,如泼水节、走婚形式、吊角楼等,涉及婚嫁、建筑、服饰、节庆等各个方面;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开阔眼界的好机会,这些不同的旅行见闻,也成为学生写作取材的一大途径。

(三)利用节日资源

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后,各类节假日是初中学生调节身心、闲暇放松的一大方式。而各种节日文化也充满了民俗特色。比如: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菩萨诞辰,家家户户在晚上为其点香祭祀;乞巧节里,女子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象征着用银河圣水净发,希望获得织女神保佑。相传这天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因此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抹在眼上,可使人眼目清明;六月初六天贶节,家家户户亲手包馄饨吃,还要让孩子下到河水里戏水玩耍,以此希望能平安度过盛夏,免灾去难。……这些有趣的节日活动,成为人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点缀,也有丰富的寓意。学生在玩耍的同时,也在积累着最生动的第一手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取材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而写作源于生活,灵感的显现都蓄积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平时多关注、感受生活,多利用身边的民俗文化,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珍视本土元素的无限活力

从思想性上来说,民俗文化渗透有利于重现本土的精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神魅力。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群众思想的反映,因此,民俗文化必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等精神风貌,值得珍视。歌德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根植于本土、出自本国的一般需要,而不是猴子式摹仿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4] 因此,民俗文化渗透于作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珍视本土文明的基础上建设健康的本土文化,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从而使其作文具备思想上、立意上的独特性。

(一)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方位地感受民俗文化,尝试着通过视听等多重感受来引起心灵的共鸣,获得对生活之美的感性认识。学生对我国民俗文化不感兴趣,实质是对此不够了解导致。如果多作了解,会发现其非常具有欣赏价值。很多民俗文化产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北方的窗花剪纸艺术,图案惟妙惟肖,具有强烈装饰效果;南方农村的灶头画,内容多为吉祥图案,色彩缤纷喜气,是民间艺术珍品;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做成各种服饰和壁画,蓝白相间,显得素雅洁净、别具一格。

(二)形成理性认识

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将中西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思考,从而对此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是缘自追求新鲜与时尚的心理需求,通过比较就会发现,吸取外来文化也应适度,本末倒置的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比如,学生喜爱西方节日,却淡忘了自己国家的传统佳节。如果让学生了解中西节日产生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就能懂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了,身在中国,本土节日才最应景和适宜。再如,学生在穿着上喜欢模仿国外各种混搭、嬉皮的打扮,并以之为美。如果让学生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服饰,就能认识到,各国有各国的美的事物,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有中国有旗袍、中山装,只有中国有纳底布鞋、蓝印花布,我们应为这独一无二而感到骄傲。

(三)提高鉴别能力

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鉴别民俗文化的良莠。对于民俗文化中的糟粕,有的学生一并皆收,缺乏鉴别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索性剥去其神秘的面纱,比起遮遮掩掩的态度,教学效果更好。比如东北二人转说唱艺术,学生往往由好奇心触动而去学习、模仿,结果把其中一些带有不良思想的内容也一并掌握了。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二人转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内容上的一些俗气、的表现却是不宜学习的。也有的学生会以偏概全,认为民俗文化整体都太“烦琐”、太“不科学”、太“俗气”,要一并加以摈弃。教师则应让学生认识到,有一些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民俗,终究会被时代抛在身后,但是能与中华民族一路相依相携走来而经久不衰的,都有其值得珍视的价值,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所在。摘自: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