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课堂教学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激发学生学习经典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5654 浏览:148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景交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情绪。语文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与组织者,如果能够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势必会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从而轻松、愉悦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下面谈谈笔者几点拙见:

一、把握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安排,做到重点突出,搭配恰当

教学活动信息量的设置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信息量的合理安排会直接影响心理感受,只有一张一弛,详略相间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例如,《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优秀的科学说明文,且文字优美,用词准确、生动。为了引导学生巩固修辞手法,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笔者先是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同时激发其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很轻松地就投入到了朗读活动中。在完成知识目标时,笔者借助了Power point完成教学,先出示了本课的生字,然后让学生尝试读音,最后调整动画的显示顺序,并出示正确的拼音。在引导学生认识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时,笔者同样用Power point展示了不同物候现象的特征。由于用多媒体CAI教学增加了课堂知识的点密度,所以易于集中精力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握教学环节的安排,注重整体和谐之美

语文教学设计中各要素穿插要得体、衔接自然,以构成整体和谐的节奏画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不妨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入手,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来增强语文课堂的感染力。例如,在教学《口技》时,导语的设计可以用录音机播放一段洛桑的录音,并让学生回答是什么艺术形式,从而引出口技。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民间艺人的口技录音,让学生猜是什么声音。此时,学生就会静静地聆听,并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然后教师接着说,“口技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下面让我们去欣赏一段清朝时期的口技表演吧,请大家打开课文《口技》。”这样,教师就指导学生从正面与侧面描写两个角度体会了作者的高超写作技巧,表现了艺人的口技魅力。这样的设计以问题为线索,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教学活动调控课堂节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不断增强情感体验。

三、把握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机组合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

良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并计算好时间间隔,力求整堂课下来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例如,在讲解鲁迅的名篇《藤野先生》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地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中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笔者先让学生自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学完成基本认知,包括作者简介、文章写作背景、相关字词识记。(静)然后鼓励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以体会不同阶段的作者心理状态。(动)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和写藤野先生有联系吗?”引导学生进行二次阅读并试图寻找答案。(静)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展自由辩论,阐述本组观点。(动)最后由教师进行提示和总结。(静)可以说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笔者始终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探究空间,使学习活动更深入。

四、把握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急,讲究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很深,而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语言美一方面表现在描述的准确、恰当与生动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语速快慢、节拍强弱、力度大小等的交替变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在教学古诗《望岳》时,笔者在进行示范朗读时就十分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这种教学节奏不仅会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也能很好地表现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对于深入理解此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再如教学杜甫的另一首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在教学中同样应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诗人的房屋被疯狂的秋风卷起,令作者悲伤,此时的教学语言应是低沉缓慢的,邻家小孩公然抱茅而去,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些又怎不让诗人更加地悲痛欲绝,声音应是更加低沉哀叹的。而当诗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时,此时应是在沉郁后的顿挫,奏出心忧百姓的最强音。因此,教学时的抑扬顿挫,即可以很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又可以激起阅读者的共鸣,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美育功能。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把学生的情感因素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中的节奏美感染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