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6689 浏览:2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整合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既没有语文课文中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物理化学科中扣人心弦的实验,部分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它使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它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和形象;使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接受;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使数学课程的教与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是很有必要的。
2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2.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提起数学,学生可能立刻会联想到单调枯燥、抽象深奥等词语,甚至有部分学生提起数学就怕。事实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如:八年级(上)中的“平移与旋转”,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画两张全等的图形,然后指出如何变化-----平移(旋转)得到,学生就粗浅了解图形是怎样重叠在一起的,体会不到“平衡与旋转”是一种动态的变化。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authorware软件,先将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翔、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时钟上的秒针不停转动、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等场景,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切实理解“平移与旋转”是动态变源于: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化的。有这些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事物作开局,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接下来学习“平移的特征”作为很好的铺垫。

2.2利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

数学知识的抽象,使初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大,导致不学生是在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如果通过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来掌握知识点,当题型稍微加以变化就可能不会解答了。这与当前提倡素质教育是相违背。事实上,对于数学中学生不易掌握的重难点,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性质,突破难点,领会掌握知识要点。
在学习八年级(下)中“一次函数y = kx + b ”的性质时:k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一些学生往往不是真正理解,而是背熟所谓的规律。这一性质中,描述了两个变量同时变化的过程,教师如果简单地凭语句来讲解,学生可能会一团雾水,对此,利用《几何画板》,教师先作出一个具体的函数图象(如 y = 3x-2),然后在图象上任取一点,利用“测算”菜单求出点的坐标,教师通过拖动点,让学生观察坐标值的变化,用静态的语言表述性质,把动态的变化展示给学生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发现和总结规律。这样很难讲清楚的知识,也变得容易掌握了。

2.3巧用信息资源,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使命。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和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用投影展示“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各种探究性的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教师可以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和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需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恰当,会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若整合不恰当,反而成为数学教学的“绊脚石”。因此,我认为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多媒体课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来制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 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有些教师制作的数学课件,可谓“五花八门”:背景画面复杂,几何图形变幻莫测,按钮奇形怪状,音乐、flash 等让人目不暇接,把整个课堂设计成放动画片一样,太过花哨。这些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一味追求时髦,并不实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这样做,只注重了形式的新颖,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视形象性,来突破数学知识的要点难点。

3.2信息技术的使用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一讲到整合,我们老师就以为每节课都要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一节课过去了,学生敲了半天计算机,却收获不大。”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用句通俗的话来说:“麦当劳来了,大米饭还要吃”。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教学内容,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则更为直观形象,能充分展示数形结合的优势,其效果与传统教学要好得多。因此,教学中,只有在灵活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才能做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资源配置和最佳教学效果。

3.3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满堂灌”、“填鸭式”等词语,是我们对落后教学方式的深刻反思和警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但是,有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太注重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忙于幻灯片上内容的切换,注重形式的更新,一切按预先的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不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整堂课给人自导自演的感觉,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课件的制作、媒体的使用,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关心教学价值、遵循教学原则、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得当,能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反之,则会成为装扮课堂的华丽道具。只有我们依据课型及学情,精心设计课件,恰当理性地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才会使学生乐学易学且学懂学透,才会让“多媒体—科技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灿烂开放。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