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试探试探“语文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回归站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5007 浏览:116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由于中国具体的国情及各方面因素,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一直徜徉在“向左走,向右走”的缺失中。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此,我结合语文教学现状,谈点浅显的看法。

一、加强学科素养的涵育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礼记·学记》中写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指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它包括文本语言的教学和教师口头语言的教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审美性和艺术性,它不是“循规蹈矩”,不是教师的“平铺直叙”,不是学生的“意料之中”,它要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为一种“情、景、理、美”的和谐统一,这种教学语言即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语言,它是语文教学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一个灵动的音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富有穿透力、感染力的艺术语言让语文教学充溢着浓郁的语文味,让语文教学闪现出动人的光环。如《再别康桥》的结束语:
徐志摩因为《再别康桥》获得了诗坛上的巨大声誉。然而可惜的是,满腹才华的徐志摩,一个年轻生命,最终只是像一颗流星般划过了诗情的天空,化作了西天的云彩。1931年,徐志摩乘飞机遇难,年仅35岁。噩耗传来,文坛震惊。当时文坛领袖胡适痛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的确,他就这么悄悄地来了,又这么悄悄地走了。虽然他没有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但他将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我们。
诗一般的语言,将对一代诗人的惋惜与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洋溢情感的艺术化的语言,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情与美的和谐统一。

二、品掘语文文本的韵味

1.读出蕴涵的美感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韵律、读出意境、读出文理。好的文章是作者优美的言辞与丰富的思想、饱满的情感凝聚成的,能历经岁月的淘沥而传诵不衰。读后,往往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澎湃、天地清明。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地读、思考着读。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让学生翱翔在文字的天空中,畅游在语言的海洋里,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使课文“其言如出吾之口,其意如出吾之心”。
比如教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教师可先范读全诗,或录音范读,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自由读,再指定学生朗诵,并加以具体指导。如诗的第二节,就应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哲理: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与空旷;“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只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层次的朗读入情入境,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使文本的内蕴真正渗入心灵。

2.悟出浓厚的情感

《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语言内容的聚焦和语言形式的指向,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和学生一起涵泳体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顿悟和想象,从而让课堂充满情思意韵。
如教学《琵琶行》一诗,应引导学生抓住两位“天涯沦落人”的相同之处进行比较,体悟天涯沦落的感伤:同是京城出。昔日一个是京娼,一个是京官,如今都由繁华的京城来到荒僻的江州,同落异乡,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命运苦。琵琶女“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后来“秋风春月等闲度”;再看诗人年少才富,名动京城,而今却落得个“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孤单苦闷;一个年老色衰被抛弃,一个刚肠直气被贬谪,两人遭遇相同,可谓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一个流落江边,“去来江口守空船”,一个谪居浔阳,“终岁不闻丝竹声”;景物凄凉,心情愁郁,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流辛酸泪。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听得一曲“凄凄不似向前声”,自云“江州司马青衫湿”;双泪滚滚,流泪人看流泪人。通过寻“同”不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悲愁与幽愤,而且透过忧愤看到了诗人“仁民爱物”的传统美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德。
程少堂先生说:有“语文味”的课堂,“读”是线索,“品”是亮点,“美”是灵魂,所以其如诗、如歌,余韵深长。作为语文教师,应守住语文教学的根,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让“语文味”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馨香四溢。诚如斯,语文教学园地定会郁郁葱葱,一片春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