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刍议刍议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8631 浏览:33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当前高职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高校就业部门及高校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自1999年起的各大高校和高职院校连续扩招,使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据数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661万人,往届未就业21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往年未就业人数150万人。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逐渐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人数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显得尤为突出,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差距也显得更为突出。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大众化教育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毕业生,而社会的用人需求没有同步增长,造成了社会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而一些行业和地区在就业政策上对高职毕业生的限制,社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它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不及本科生,上升空间不大,技能水平不如技校生,属于夹心层,这就更增加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的严峻。另外当前部分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正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具体表现。

(二)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就业指导滞后并存

高职教育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在规模、专业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地提升,但与同样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发展还有差距,还不能适应其发展需求。为了谋求学校的发展壮大,一味的从招生规模,招生专业数等方面进行扩张,而不是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在师资、设备、专业设置上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必然造成办学层次的降低。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残酷的就业市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还很不到位,仅仅局限于实习前的面试注意事项,职业礼仪等方面强化指导,而没有结合市场需求,理性分析,正确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的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618jyw.com
实效得不到体现。

(三)就业观念和心态的不成熟并存

当前高职毕业生在择业观念上过于功利化,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过份要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而对自身的职业能力、爱好和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和追求,求职一次定终生的传统择业观还根深蒂固,没有挑战性和创业精神。同时在心态方面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在面对单位需求、职位需求时往往无所适从,对自己的学历、职业能力没有自信,不知道什么岗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敢正视现实,加之同学间的攀比、盲从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更增加了其择业时的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政策倾斜,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误区与偏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和政策的不完善,用人单位抬高门槛,导致高职毕业生相对过剩现象还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上的主导作用,要重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政府的统筹和协调,让地方高职教育向稳定、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自已的教育职能,在舆论支持、政策扶持、经费倾斜、业务指导等方面给高职教育大力支持;(2)各地政府要制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生就业优惠政策,在户籍、工资、职称、创业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优惠;(3)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将就业准入制度落到实处,积极推动校企联合,为高职生实习、就业和高职教师社会实践提供平台;(4)探索集团化发展道路,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展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赢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优势,提高认可度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社会、家长认可度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几年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等逐年提高就是很好的佐证。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在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课程建设和专业改革,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主动与企业进行教学与生产对接,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进一步提高社会、市场的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高速、高质量的发展。

(三)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普遍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员兼任,其主要工作是处理庞大、繁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在毕业生将近顶岗实习或毕业离校时才开展,同时他们没有系统的业务培训,即使有的有职业指导师证,往往也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工作经验不足,更谈不上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标准,难以胜任目前的就业指导重任。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要注重专业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有政治责任感、精通就业指导业务、熟悉就业市场、善于管理、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职指导队伍,学校、院系两个层面上都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集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全过程的指导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制,深入社会、行业、企业了解各专业用人需求,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做到就业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贴近社会和市场需求,真正起到就业指导的作用。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择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是对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综合测评,指导、帮助其进行正确的职业发展定位。在高职院校应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安排到教学计划中,从入学教育开始,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社会需求,帮助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各阶段目标,将就业指导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校宣传栏介绍就业知识;通过讲座、咨询等活动介绍就业形势、求职方法、技巧;通过讨论、模拟职场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获取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和实战经验;通过就业信息发布,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制定求职策略,提高成功率;通过邀请企业家、专家、优秀毕业生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标准和要求,帮助学生增加应聘经验和技能,提升竞争力等。

(五)加强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生在经过几年的高职学生生活后,在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相比较中学时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直面生疏的社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618jyw.com
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陌生的工作环境等问题时,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差异造成的失落感,舒适的学习环境与残酷的生存压力的极大反差,渴望竞争与害怕失败的矛盾,攀比、从众心理带来的不平衡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合理进行自我定位,从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岗前培训全过程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引领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科学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尽早融入社会,适应角色转换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提升自主创业率

面对日益强烈的就业压力,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途径。就目前高职毕业生来看,敢于和愿意自主创业的人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创业观念,从进校、选专业、求学及谋职的整个过程都对社会和家庭有很大的依赖性,很少主动去思考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我们现行教育对创业教育指导不够,现行政策和体制对自主创业的机制和政策扶持还很不到位。一名大学生想自主创业跑了四天才定下店名就是一个很好例证。《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育要加大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教授创业方法和技能,政府要提供自主创业的途径和扶持政策,如小额贴息贷款、一定期限内的税费减免等,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将是困扰我们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面对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是我们要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金丽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25.
曹建斌,张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职业圈,2007-10-15.
[3]翟炜从.试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01.
[4]郑琳.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4-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