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学课由分层教学数学课堂中提问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26724 浏览:1202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将几十个学生集于一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应付,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很不利的。因此,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我们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提问;思考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课堂目标是单一的,所有的学生一节课往往是同一个目标要求,成就极少数的精英,而忽视了大部分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因而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放弃了学数学,这种教育应当说从某种意义上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剥夺,本人基于对新课程的认知标准,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发展,在课堂提问上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设计不同层次学生思考的问题

课堂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旧到新,从易到难的问题。不然,中下等生觉得与己无关,不去积极思考,坐等别人答案;而中上等生也会觉得一时无从下手,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在解工程类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例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15小时完成。
(1)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2)乙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3)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看了题目后学生大喊:“太简单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又问:
(4)若是甲先独做4小时后,因有事又离去了,剩下的让乙去做,还需几小时完成?
过了两分钟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答案,就又有不少同学觉得太容易,我又抛出问题学生陷入了思考……最后,通过讨论学生们得出了答案。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通过题与题的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在任何一个班级体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能力存在着差异,学习成绩自然有“好、中、偏差”之分。所以,课堂提问应该坚持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只面向好学生、尖子生,而忽略了中下生和学困生。事实告诉我们:长期对中下生和偏差生的视而不见,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具体学情来设计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例2:甲和乙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地相距9千米,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如果甲带一只小狗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又回头向甲奔去,这样重复往返,直到甲、乙相遇狗才停住,问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可让偏差的学生回答是哪一类问题?(行程类)。涉及哪些量?(时间、速度、路程)这些量之间有何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而在分析应用题中,找相等关系可让中等生发言,要求小狗的路程,必须知道小狗走的时间,还要知道小狗的速度。那么小狗走了多少时间?可利用甲、乙的相遇时间就是小狗行走时间求得;最后讲解过程可让优等生发言。

三、多提发散性问题

“发散性”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不同与传统题目追求唯一准确的答案。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发散性”问题不能依赖与某一个事实或知识,而需要整理大量的已学知识并设计出自己的解答方案。我们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索性问题、开放题都属于“发散性”问题的范围而在开放的、探索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同时由于习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唯一性,方法的多样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提问要注意目的性、延缓性

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指明思考的方向,以指导所有的学生在教师设置框架中思考讨论。再譬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某某同学,你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那么这个问题由于指向明确,仅仅涉及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就会有可能在听到这个问题后,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相反,教师如果问:“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就有可能引起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思考。
课堂提问还应注意延缓性,对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因为一个好的问题都带着一定的思维性。

五、课堂提问可有意识进行角色互换

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会碰到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有不同的见解,此时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问或让他们当老师,自己当学生。此时,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发言了;偏差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样,在他们的一问一答中逐渐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培养了他们的自信,也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目的。
总之,提问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积极主动思考,至关重要。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红丹.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新理念[J].华章,2011.1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