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课程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理由与困难地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0581 浏览:1358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新课程改革给老师和学生都展现了一片新天地,带来新的气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以住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新的课程理念更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是广东省新课改样本学校,学校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新课程改革以大力支持,在高一年级任教的老师都充满,积极投入到新课改的探索和实施中,大胆尝试新课堂模式,新的评价模式,取得不少收益,当然,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高考方案的不明确。给教学带来许多被动。

这也是后面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尽管我们认识到旧的高考存在许多弊端,因此而引起的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应试教育批等等问题被教育界和社会所批判,但我们并不否认目前来说,高考的确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而人们又不得不通过获得高等教育来谋求人生更高的发展的情况下,高考有它存在的必要,高考作为一种考试方式本身并没有错,而引起众多批评的是高考的内容和题型设计上。新课程改革也离不开高考,然而目前适应新课程的高考方案始终不出台,令使用新教材的老师和学生都比较茫然,一方面,大家都比较首肯新课程的理念和培养目标,非常愿意走上新的轨道: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所做的在高考中体现不多而使自己在新的人生道路选择中失利。所以造成老师和学生在大胆尝试和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又不敢完全放开,时而又回到老的教学路子上去,两边都要想办法抓住,反而使老师和学生更累,时间花去了,到头来新课程没有实施好,知识与题型又没有抓全面。
其实新的高考方案完全没有必要含羞嗒嗒犹抱琵琶半遮面(本来评价方案就要随课程方案一起出台),只要找到考试内容上的突破,在考试题型中体现新的理念,体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就可以及早颁布出来,让高考依然作为教学的方向标,会更好地调动老师和学生全力以付地投入到新的课程变革中去,学生和老师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做的。关键高考这面大旗指出的方向是与时俱进的,是正确的就好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大会小会地从上而下地传达指示一定要在教学中如何如何……而后面的所提的所有困难也不会成为困难。前几天在韶关召开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中,省教育厅的负责人再三强调“各中学要放开步伐全力推行新课标的实施,而不能等高考方案的出台”,这种说法也有一定不负责任的成分。身为一线的老师,更知道学生前程的重要。据说高考方案一推再推又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出来,无疑要让学生和老师忍受更多的煎熬……

二、能力培养与知识体系的矛盾

新教材中更多体现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的再现,强调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构建知识,让学生学会方法,而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则显得较为杂乱,有些本属于同一整体的内容被拆出几部分来讲,而且间隔时间较长。这样不方便课堂教学,老师很有含一半吐一半的感觉。例如人教版中讲“膜”,在第3章第1节中“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涉及膜的化学成分与功能,但在第4章第2节中才提出“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本来结构与成分放在一起是很好理解的,在“探索膜的结构历程”中也是包含了对膜成分的探索的,但这里把两部分内容分开来了,在教学处理上感到不流畅。还有课本第5章才详细介绍“酶”的作用、本质及特点,但在第2章蛋白质的功能中就早提及“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部的酶是蛋白质”。
知识和能力应该是相提并论的,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也谈不上情感培养,所以建构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显得十分重要,而新课标中强调要打消知识体系似乎不太合理。

三、学生观念需要转变

此点来源于学生对高考方案的不明确,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大家要注意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但一心迫切想考上大学的学子们依然不肯放弃对题的热衷,依然找来众多的参考书来强化训练。依然不积极于老师布置的资料检索、调查、制作等作业,而更积极于对题的探索。

四、不同教材涉及同一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概念名称不同,如何统一

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不同版本对同一内容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同一内容的教育价值开发的程度也不相同,甚至于对同一概念所用词都不相同。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依然没有人能解答。有人提出参照课标来处理,但细细一读课标,课标并不细分到知识点,课标只涉及一个知识块,如“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但要说出哪几种细胞器呢?没有更具体的解释,有些教材介绍线粒体是提到了“嵴”、“基粒”,有些教材就没有提及;有些教材对细胞骨架一笔带过,有些则详细介绍了。
所以在练习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题本身设计得很好,但里面涉及的很多知识点在课本中根本没有提到,学生看着一些名词莫明其妙。如果加上背景知识,显得题目过于长,而且可能在背景知识中就把答案露出来了。

五、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不够(课堂和课外)

有些课堂的学生活动是很好的,让学生进行一些尝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试性的探究或者讨论或者交流或者实验,但在课堂仅有的四十分钟中,学生很难完成一些活动,或者完成了活动,剩下的内容讲不完,但这些内容又有整体性。分开到下一课时显得活生生断开,而且要增加课时数。例如“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课,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分析以及“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资料分析两大学生活动显得时间紧了一些。需要老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撑控驾驭能力。
有不少实验或探索是布置学生课后进行的,往往这样的实验或调查或资料查找是要花费学生较长时间的。如果学生只要学一科也问题不大,但学生是要同时开门课的,各科都有类似的作业时,学生显得忙不过来了。

六、部分实验材料或器材难找

新教材中有一些是新开的实验,实验中提到的药品在市面上很难买到,如吡罗红罗绿、健那绿等。在后面的实验中可能还涉及一些较高档的实验仪器以前学校是不配备的,如选修《生物技术》中的一些遗传学实验。

七、教材中的不少讨论和思考题价值不大。脱离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开始都会提出几个问题探讨,来创设情境很好,但:里面的不少问题是学生现有知识作经验不具备的,无法开展讨论,如“这些食物含有的热量一样吗?”“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有些问题讨论对于引出后面内容作用不大,例如“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中的问题探讨是期巴兰札尼的实验。
八、过程性评价体系实施不易操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改革促使评价的功能田以往注重甄别、选拔转向重视个体生命发展,因此新课程的评价被称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为“发展性评价”。强调从过分关注量化逐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强调对评价对象作全面、深入、真实的观察,描述评价对象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描述和记录,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树立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因此,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成长记录袋”,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过程性评价方法之一,是老师们提得比较多的。建立成长记录袋需要收集、记录学生的作品以及他们的相关材料,需要定期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而且还存在档案袋的管理问题,由谁来管理?存放在何处?此外还有课堂观察,老师们一边要教学,一边要对课堂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似乎难以做到两全。特别是现在有些老师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每一位生长期进行质性评价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使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总体来说,收获与困惑参半,老师收获更多的则是累,在高考方案还没有出来之前,几个学校交流起来都是说“稳中求改”“尽量不要一下子革新太大”“居中方案”。当然有些成效也是可以看到的,这些收获或许还不能用什么来衡量,或许对他们的考试没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但对他们的思维是很有好处的:
1、信息素养的提高:目前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料是很平常的一道小菜。每当老师布置一些问题后,既使没有提醒上网查找,同学们都会首先想到利用网络。比如很多班会课的组织,只要老师把班会主题告诉学生,学生马上就会利用网络搜索查到许多相关资料并整理出来。
2、快乐情感体验增多:特别是要学生上台展示,陈述、汇报的时候,学生大胆自然,语言从容,常不乏恢偕幽默之句。台上台下互动,大家能尽情享受成就带来的快乐体验。
3、分析事物的能力增强:不拘泥于教条,能更主动地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常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比如说讲到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主方式时,有同学马上提出:那“当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高时,细胞能不能进行主动运输吸入?”(还有一些问题的确问得很好,我也一时想不起来了):有些同学也敢大胆怀疑(质疑)课本的一些内容。
4、善于合作,不再自己埋头苦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