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诵规范办学背景下强化朗诵教学倡议期刊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7286 浏览:240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自落实规范办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以来,诸多学校取消了传统的“晨读课”,朗诵教学失掉了一块重要阵地。要克服当前朗诵教学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朗诵教学,扩大朗诵教学外延,与多读相结合;要加强朗诵指导,与考核评价相结合;要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回归朗诵。要在新时期发扬朗诵教学的优秀传统,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 规范办学背景语文朗诵教学激发兴趣考核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朗诵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在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诵。然而,自落实规范办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以来,诸多学校为了多挤一些授课时间,取消了传统的“晨读课”,中小学校园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朗诵教学失掉了一块重要阵地。许多语文老师为学生缺乏“朗诵”而忧心忡忡、一筹莫展。我认为要克服当前朗诵教学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一、扩大朗诵教学外延,与多读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朗诵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它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就决定必须与多读紧密结合。朗诵教学的形式是以学生的自由朗诵、感知为主的,它要求朗诵对象必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朗诵教学的目标是“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没有一定朗诵的量的保证是难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求学生多读,指导学生多读。要使朗诵与多读紧密结合,就必须为学生的朗诵提供充足的时间。首先要在课时上给予安排,每周安排一课时朗诵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训练朗诵;其次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课外朗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目标地朗诵。朗诵材料的选择应以国内文学作品为主,使学生更多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学素养和语感能力。在多读指导中,要注意朗诵的系统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所谓系统性就是指在多读中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二、加强朗诵指导,与考核评价相结合

1.朗诵技巧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诵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朗诵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曾国藩曾告诫儿子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家训·字谕纪泽》)经过反复朗诵,尤其是“美读”和“烂读”后,学生会将听读型的语感深化为说写型的语感,变所感所知为技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必须加强朗诵方法与技巧的指导。首先,教师要具备朗诵的基本功,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的方法与技巧,适时范读;其次,要推荐且要求学生多听(欣赏)名家朗诵的名篇,如央视一年一度的《新年新诗会》,以及网络、媒体的一些朗诵作品,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朗诵的技巧;最后,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朗诵训练,具体可分两步进行:一是低年级教师可采取绕口令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朗诵时声音响亮,吐字清楚,不增字,不减字,不重复,不回读,不破读;二是高年级教师可精选一些美文或古诗词,让学生品位语言、体会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朗诵选文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有136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除了朗诵古诗词、文言文外,名家名篇诗歌、散文都要反复朗诵品赏,经典篇目都能熟读成诵。优秀小说和篇幅比较长的文章以默读为主,但精彩片段仍要反复朗诵品赏。
3.教师可选择一些朗诵材料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有个比较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是学习的尺度,又是评价的尺度。在考核评价时发现学生的水平差异后,教师应随即指出其不足是什么,如何改进,优点在哪,应怎样强化。比如有的学生朗诵时不会对句子恰当停顿;不会将视线由左向右预先扫描;或由于紧张而容易“回读”。教师都应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心理、视觉、声音等方面的不足,并告知改进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其次,鼓励朗诵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全国普通话水平考级,变朗诵为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一技之长。

三、回归朗诵,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语文课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加强朗诵教学,尽量以课堂朗诵代替分析,教师少讲,学生多读,摒弃作品分析的套路,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到朗诵的根本路径上来。没有朗诵的语文课堂是残缺的课堂,没有朗读的语文教学是缺乏的教学。首先,要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少讲一些,适当“留白”,让学生多一些时间在朗诵中慢慢品悟。朗诵时倘若能妥善使用背景音乐,那么学生朗诵的情绪会特别高涨,朗诵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明显。其次,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培养读趣。让学生在课外朗诵喜爱的文章,在读书中“自得其乐”;在快乐朗诵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验人生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618jyw.com
百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选择朗诵的文章,因为学生选择的往往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文章,而有了兴趣进行的朗诵就容易产生共鸣,产生良好的语感体验。最后,多组织朗诵沙龙、各类朗诵比赛,为学生搭建才艺交流、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扩大朗诵教学的外延,加强朗诵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让学生像爱唱歌一样爱上朗诵,想“诵”就“诵”。要发扬朗诵教学的优秀传统,在新时期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8,10,22,2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