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背景下工业设计教学方式革新技巧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27994 浏览:1229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优化现行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核心,系统地整合课程、优化体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关联模块化课程”的专业教学模式,并引入“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就业自信。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整合
[作者简介]谭嫄嫄(1980- ),女,广西钦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广西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工业设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TSZY211)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44-02
工业设计对于工业产业发展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发达国家发展实践表明,工业设计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

一、不但可以通过产品品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质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而且可以通过设计创新为企业带来拥有部分或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提出“要非常重视工业设计”,并多次视察设计创新中心,这表明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已提升到了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层面。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进程中,工业设计无疑是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之

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具有创造价值财富的功能。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过去,广西由于地处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和观念相对闭塞,产品竞争力弱,名牌消费产品屈指可数,导致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200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2008~2020广西创新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使广西迎来了经济开发的黄金时期,推动地区工业发展成为迫切需要。一批资源型工业项目和临海工业项目不断落户,制造业迎来跨越式发展。但是,广西的工业基础较差,企业的规模及产量与发达的东部地区有明显差距,要像沿海那样对工业设计进行要求不现实。随着国际及国内的经济形势发展,特别是受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影响,许多东部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开始往来广西,特别是广西与东盟彼邻及北部湾区域优势成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最好选择,为广西的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工业设计专业人才,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企业创新发展及创意产业的主要技术力量,在产品的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创新等方面,能起到创造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全面提高广西地方企业在东南亚的竞争力、创造品牌和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
由于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和创意产业方面的欠缺,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制约广西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不仅没有办法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也没有办法和西南地区相比。为了掌握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课题组走访了区内的相关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各地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并参考本校的企业进校招聘的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长,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熟练掌握设计技巧、审美等基本能力上,对设计创新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本专业教学体系中引入创新性实践设计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工作室制为主线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以创新性思维模式的理论学习为基础、重点改革实践设计、引入创新性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合作探索和认知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适应学科对社会需求的发展要求,对现有工业设计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研究势在必行。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的目标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工业设计专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是否能够科学构建,直接关系着设计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工业设计水准的高低,同时,设计水准的高低又关系着工业制造产业发展的优劣。因此,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是高校教育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拟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梳理知识模块,建立“基于系统模块化管理”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提高模块间的关联性。人才培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要提高综合设计能力。第二,毕业生能够直接服务于广西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工业设计课程的改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很多具体企业的项目,让设计为地方经济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使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第三,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广泛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实践课题,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设计及品牌的推广等设计活动。
教学改革在基于系统模块化管理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下,提出“统一研究课题关联模块化课程”的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不同知识模块的系统整合建设,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随意而松散的情况,使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更系统、全面,通过统一的课题增强不同课程知识的延续性,通过增加相关课程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优化后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改,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主要的改革实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设立体化系列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包括课件、电子资料库、实物教具等内容;第二,充实、新建课程相关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就创新的两个内容展开论述,即项目串联课程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旧有的教学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了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外,还在基础设计、工程技术基础、产品设计等十余门创新思维理论、专业设计、工程基础课程中设置了实践课时,以完成各个课程中所布置的课题设计。由于这些课程分散在7个学期进行,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并且实践教学的课题设计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导致部分课程出现了实践环节重复或者脱节的情况。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虽然得到了大量实践环节的训练,但由于教师布置课题的选题和时间分散等原因,使得学生无法系统、深入地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设计一般戛然而止在外观造型设计的表达上,无从谈及产品材料、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市场、经济等深层次问题,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对设计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整合相关课程,将工业设计相关专业课程通过核心课程而组织起来,打破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相互联系,建立“统一研究课题关联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即是以实际企业生产课题研究为主线,将同一课题植入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延续性、系统性。
知识模块的系统整合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I”两门课程为主线进行,理清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在教学组织中,基于项目教学法,引入一组与地区产业发展、地方市场有联系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其中1~2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群涉及的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实践。选定的课题贯穿于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建立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各知识模块在设计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各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学生学习难以深入等问题,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入系统掌握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缩短教学与实际企业、市场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课题设计上,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具有实际生产背景的企业课题。设计实践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工作室制度教学或以设计竞赛组织的方式开展,要求学生利用毕业实习和暑假社会实践,驻厂实践,使学生尽早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结构、经济成本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中贯彻这种系统设计精神,明确企业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感受企业的实际设计氛围。此外,还要邀请企业设计人员直接参与教学,以座谈会、作品点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采用“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即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引导。从知识的获得途径看,学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实践、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获得和理解知识,而不是直接从教师和课本中获得知识,并且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依赖于自己所建构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依赖于解决问题的成效。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对学生起点拨和帮衬的作用。自主的学习方式,从思维上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将企业课题以企业冠名的设计竞赛方式组织所有学生参与设计,由委托方进行指导、评审,并将录用方案做出样机,拉近了学生和企业间的距离,减少了学生对设计实践的恐惧感,对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十分有益。全员参与竞赛的课题导入方式,相对传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而言,扩大了教学改革的受益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育公平。
四、结语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的过程管理未形成规范,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建立体系等,这都是下个阶段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张晓刚.论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力[J].包装工程,2010(4).
梁惠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材料及工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艺术百家,2011(8).
[3]陈丽虹,邓安富.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