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那双那双流泪大眼睛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0376 浏览:1426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学生对外国小说比较陌生。外国小说因国籍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维习惯不同造成了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困难。加上外国小说编入选修课程不仅篇幅多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618jyw.com
而且大部分内容比较长。教师如何切入引导学生学习外国小说,引导学生对外国小说理解到怎样深的程度,要把握这个“度”确实困难。
选修课程里小说八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分别从不同侧面指导学生初步解读外国小说。本着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原则,以《素芭》为例,谈谈教学的一点收获,以期大方之家指正。
《素芭》是印度著名文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泰戈尔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共分六个部分。对如此长的作品以什么为切入点才能长文短教?怎样整理、裁剪、引导?著名演员潘长江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找出精华部分才能提纲挈领。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印度一位哑巴姑娘素芭凄惨的命运。找到一条核心线索才能牵动全部作品。反复诵读后出现对于这位不会说话的姑娘,作者把更多的笔黑倾注到她的那双大眼睛的描写上。因此,核心线索就是大眼睛。透过素芭的大眼睛去探寻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凄美的心灵。
文章篇幅长,必须让学生充分预习,反复诵读全文。为了使阅读目标明确,更有时效,于是给出一份表格,让学生把六部分内容以素芭为中心,讨论整理出故事情节。同时,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泰戈尔的生平及创作。课前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运用多媒体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媒体课首先出现的是一位姑娘的眼睛的特写,而且是眼角不断流泪的动态画面,然后引出标题,先发制人将学生引入忧伤的氛围:泰戈尔《飞鸟集》的中英文朗诵将学生引入诗意化语言的意境,那么优美的诗化语言,讲述的是一个怎样忧伤的故事呢?根据提供的表格,学生能有条理地复述出故事,并且做到重点突出,师生合作共同整理出故事情节的表格。接着导引出教学主体部分:在这样一个美丽如画的世外桃源,素芭是一位怎样的姑娘?为了指向性更明确更具体,继续导引: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用权威理论导引学生真奔中心的途径:透过眼睛探索素芭的心灵世界。按课文顺序学生积极寻找,争先恐后朗读有关眼睛描写的诗意语言,感受语言之美并与素芭的心灵交流,品读素芭的内心情感。笔者对学生的品读情不自禁感慨总结:素芭,一个美丽聪慧的姑娘,一双清澈明净、会说话的眼睛,却因为自身的缺陷,这双大眼睛里只有孤独和眼泪。多媒体上定格的是不断流泪的美丽大眼睛,更加强了忧伤的氛围。
继续深入素芭的心灵,笔者进一步引导:这是素芭眼中的世界,那外界眼中的素芭又是怎样的呢?因为有前面故事情节表格内容的提示,学生能据此内容找出外界对待素芭的态度,也自发地品味素芭的内心,总结出:自然里的素芭是快乐的,动物身旁的素芭是温暖的,但村人眼中的素芭是冷漠的,唯一的玩伴也是村里惟一游手好闲的少年帕勒达,帕对素芭是漠不关心的,即使是父母对待素芭也是少有亲情而更多的是欺骗和交易,决定素芭命运的“考官”最终也“听不到她永恒沉默的心灵里那无法言说的哭泣”而抛弃了她。大自然动物比人类更能读懂素芭的语言,它们能给予素芭温暖而人类乃至亲人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鄙视与无情的冷漠,这种强烈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深深植入学生心中,学生发自肺腑感慨:素芭的心里都是孤独和痛。而多媒体呈现的不断流泪的大眼睛的画面紧紧揪住了学生的心,他们痛素芭所痛,伤素芭所伤,已完全沉浸在凄美忧伤的氛围里。
不过,学生还是有疑惑的,素芭只是不会说话,而何等聪慧的姑娘何以要承受命运如此沉重的打击?此时引出时代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印度女孩先天受歧视的现实以及婚姻是许多印度女子的隐痛,因为嫁妆代表女子身价,男方的终生索取,男方不如意,女性将受到夫家的残酷,更何况是有些先天不足的素芭。还引出泰戈尔关注印度妇女悲惨命运的其他作品。此时学生对素芭感性的伤痛提升到理性的高度。笔者借助不断流泪的大眼睛的画面顺势煽情总结:素芭,至纯至真,至美至善,上天没有给她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但给了她清澈的大眼睛,丰富的情感和敏的心灵,她用眼睛观察世界,倾听世界,感受世界,用眼神表情达意,然而她却只有在大自然里才感到快乐,只有和动物交往,才得到慰籍,在人类社会里,她得到的只有伤痛……素芭,谁能透过你的明眸读懂你内心似冬天里一把火的热情?读懂你“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哀伤?读懂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素芭,你的眼泪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时孟庭苇忧伤的歌《谁的眼泪在飞》在教室回荡,为素芭而唱的歌再次把学生深深引入素芭的忧伤的心灵。
从这篇外国小说的教学中,笔者悟出:小说教学找准切入点,抓住契机,理清思路,披文以入情一定可以提纲挈领,长文短教,深入文章中心。正如楔子,找到一个能使桌子、椅子等稳定的恰到好处的楔子,再看从什么地方,从哪个角度将楔子敲进缝隙,桌子、椅子等既稳固又美观耐看,带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寓于海”的心情,抓住文章的核心和学生的心理,以导游的身份指导教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