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乐安县江西省乐安县民俗“装故事”历史与进展

更新时间:2024-03-24 点赞:30213 浏览:1349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从明万历年间起,江西省乐安县湖屏坪村就流传着一种规模盛大的民俗活动“装故事”,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随着历史的发展,“装故事”由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的民间娱乐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
喜爱。
关键词:装故事;抬儿郎;打秋千;民俗文化
“装故事”主要流传于湖坪乡及其沿边村庄,后来由于湖坪人口过剩和其他历史原因少数杂姓移居他乡安居。但深受群众欢迎的“装故事”活动仍相继延续。因此,在本县的罗陂、南村等乡村以及邻县的永丰、吉水县等也有此项活动,不过历经变迁,各地表现形式有所改革,南村取名为“抬儿郎”,罗陂将其与当地的“游神”习俗合并一起,又增加了能像风车一样转动的活动故事架。因而称其为“打秋千”,但内容形式大同小异。据湖坪汉上王氏景烈首修谱记载:“北宋初年先祖王延年经山西太原迁吉水葛山,后经商路过湖坪见湖坪地势开阔、草木繁贸,以为修生繁衍之地,即将本家数十口迁入湖坪开基。果然家丁兴旺……明万历年间突然瘟疫流行,人畜死伤无数,当请道士说法,言瘟神恋其土不肯离去,需拜请降妖凶煞神绕村巡游七天七夜,方可驱走瘟神。因此王氏族长依据山西‘装故事’的习俗,让村中十余名年轻人分别装扮成‘钟馗’‘铁脚’等煞神,敲锣打鼓、摇旗呐喊。连续七日七夜方将瘟神赶走,湖坪村从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为了纪念驱瘟成功,尔后每年中秋节期间则举行‘装故事’活动。”随着世态发展“装故事”不再是单纯的驱瘟避邪形式,而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酬神的民间娱乐活动。所装扮的故事情节也增加了众多历史英雄和传奇人物,为了彰显造福子孙万代,增加娱乐气氛,故事人物一律由1~3周岁儿童装扮。据说原先挑选参加“装故事”的儿童还必须出自村中有一定身份的人家,平民百姓难得机会(后来这种规矩被打破)。按村中群众说法,参加过“装故事”的儿童胆子大,无病无灾,能健康成长。原先会遗尿的小孩“装故事”后不再遗尿。因此,家家户户都争着送自家孩子参加“装故事”,以求健康成长,今后有出息。
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一个月前村中王氏七房的主事人分别在本房各家精心挑选数名身体健康,面貌清秀的1~3周岁男女儿童,于初九早晨,集中到王氏宗祠前。按照故事情节的要求,由其他主事人帮助儿童穿着打扮起来
(过去画脸谱现在一般不画),所有的服饰头盔都是根据儿童身材
特制的,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蟒袍折裙盔样样齐备。主要装扮的故事有:三国系列(空城计,孔明借东风,刘备招亲,吕布戏貂蝉等)、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白鹤楼醉酒、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娘教子、打渔杀家等(以前保留的故事本上记载有30多出故事装法)。装扮好后,其中一位刚满周岁的女孩要绑扎在故事架的上层铁拄上,铁拄顶上有一座位和C型护杆,用软丝带固定,下层故事架上站立2~3位装扮人物,每台故事架由四名壮汉扛抬,一人手持长长的T型木杆随后,以保护故事架上层的小孩,调整其动作或送水其喝。
开始游行时每台故事架前由十面红、黄、绿三色彩旗开路,一支十余人组成的乐队押后。乐器有二胡、笛子、月琴、笙、唢呐、号筒以及锣鼓等打击乐。演奏的主要乐曲有“南词头”“钻山龙”“八板”“金鸡禅佛”“麻婆子”“枫树情”“倒挂廉”“糜风细雨”“纺线”“介宝”“五句半”等。最多时出12台故事,最少不得少于7台,一般白天在集市街道上巡游,观看者人山人海,并纷纷向故事架上抛掷糕点、水果、红包,以示赞赏祝福,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到了晚上,重新装扮起来,打上灯笼、火把、“窑笼”(一种铁制网状用松柴点燃的农家照明工具)。吹吹打打、走村过户。到邻近村庄玩耍,长龙般的火把队伍,在夜色中别有情趣,整个活动在中秋之夜回门结束。
湖坪“装故事”起源于山西太原,北宋年间。先祖王延年携全家南迁至江西吉水戴源葛山村落户,后又在乐安县湖坪开基。因而将装故事活动带入在本家族内传授,因湖坪地域广阔,发展较快,一些外姓人也相继迁入傍靠落户,且相安无事。明末清初,因家族矛盾,陈、邱二姓人家搬迁到本县的罗陂、南村居住。“装故事”活动虽然未得真传,但耳熏目染也学得一二,后经不断改善,结合自己的风俗习惯,南村取名为“抬儿郎”。罗陂将固定的故事架改成可活动的,称其为“打秋千”。逐步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然而外界仍将湖坪王氏视为“装故事”的正宗传人。
湖坪村“装故事”活动成立了“故事总会”。下设汉上、西头、上方牌、下方牌、高屋下、西屋下、三角街七个分会。会长全部由王姓各房中选派德高望重又熟悉“装故事”的人担任,他们既负责保管“装故事”的服饰器具,也负责每次活动的筹划和传承工作,多年来形成一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
乐安属贫困山区,湖坪村人多地少,经济比较落后。而“装故事”活动规模大,涉及人多,已经陈旧的服装、道具和故事设备要补充添置,需要一大笔钱。群众难以承受,也给此项活动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湖坪“装故事”活动目前懂得装扮的主事人,大部分是60~80岁的老人。特别是乐队演奏人员缺少,过去演奏乐器不仅有二胡、笛子、唢呐,还有月琴、琵琶、三弦等,因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这些乐器就无人能演奏了。因村里多数年轻人认为“装故事”既辛苦又不能赚钱,因此不愿意学习继承,若干年后此项活动可能出现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险。乐安县政府和文化局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努力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挽救和发展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
(作者单位 江西省抚州市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