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评述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构建评述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27051 浏览:1217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探讨构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课内课外一体化
1674-4810(2012)22-0023-02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发生在学校范围内的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培养目标、价值观念、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体育精神与体育能力等内容的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是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体育文化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不仅肩负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而且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科学知识,而且更应该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一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一种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精神。体育比赛中自由发挥的创造精神、挑战生理极限的挑战精神、服从团队和裁判的规则意识都是职业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文化素质。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三、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包括体育教育、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等方面。

1.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发现,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处在整合发展期。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由于传统单一的体育课类型长期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导致学生体育知识结构失衡;由于长期以竞技体育知识为中心或过分强调了其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比重,导致了学生竞技知识与健身能力的失衡,学识结构与身心发展的失衡,从而导致了体育教育教学被异化。教师队伍在整体素质上与新世纪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技能与实践的环节上,在健康教育方面显得内容陈旧,观念保守,缺少对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的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教育内容少,所占课时比例少;(2)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3)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还在初级阶段;(4)健康教育形式单调,学生对体育课目的的认识不够;(5)缺乏系统科学的卫生健康教育,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活动现状的研讨

笔者对本学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询问,学生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的满意率不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差、较差、一般。说明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与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不相适应的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加以尝试:一是课程设置还需要改革;二是增加体育课学时;三是根据专业设置不同,考虑未来职业需求来开设体育教学内容;四是突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体育兴趣课”,制订专项“教学大纲”。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树立“快乐体育”的意识。因地制宜地让体育课延伸到课外,构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目的。

四、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分析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学校的办学思想、行政决策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具体营造。其次,体育教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中坚力量。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因为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和专业特长等都会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实施体育教育,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重视课外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能力和习惯这一重要阵地,发挥综合的整体效益,以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与风气,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体育课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形式

体育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宣传体育文化,组织学生学习体育技术,练习体育动作,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学生通过体育课能继续接受包括身体、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学校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课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认识体育文化,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因此,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养成日后自觉积极坚持锻炼的习惯。

2.现代体育理论知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有形式

充分利用校报、板报等手段进行体育知识问答,多搞体育比赛,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开设体育卫生保健课,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是体育文化特有的形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运用已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在指导自我锻炼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的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不能比的。实践证明,体育教师把发展身体素质理论、身体锻炼方法、人体运动基本规律、运动损伤预防及简单处理等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加强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科学性认识。利用体育活动开展专题讲座,尽可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

3.开展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形成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体育文化事业越发达,教育效果越理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训炼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倡积极的体育氛围。从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入手,开展各种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校园竞技体育具有娱乐性、对抗性和挑战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制订每学年体育活动计划,形成相对稳定又不断创新的体育传统赛事,如篮球联赛、体质达标运动会、乒乓球赛等,不但有擂台赛,而且有友谊赛,更搞对抗赛,合理引入时尚体育项目,如街舞、健美操等,由于其新颖性、竞技性和时尚性的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热情。

4.完善校园体育文化规章制度,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并加以实施,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体育建筑、场地器材与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良好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体育教学对发展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应根据开设专业的特点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增添必要的器材及设施。

五、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至关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围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个中心,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具有高职院校特点和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2.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要不断提高品位

在充满挑战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如前所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上真正发挥作用,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开展体育文化节,以成为高职院校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窗口,成为广大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的广阔舞台。应该特别重视增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

3.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体现特色

创特色是现代学校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要具有个性,要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服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只有创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体育文化才有无限的生命力。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应立足于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应紧紧围绕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从实际出发,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引导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刘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1999(2)
[3]梁永桥、李英春、徐东岩.新视角洞察高校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1)
[4]乔梁.校园体育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5]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6]陈景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途径[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8]陈金雄.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体能训练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09(12)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