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差异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别因素站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6183 浏览:194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是英汉翻译中存在的一大难题。英汉翻译受生活环境、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例证,指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提高文化差异意识,熟悉多种文化,灵活处理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文化意识;翻译策略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166-3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2.04.050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与产品一样,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是英汉翻译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其覆盖面广,涉及环境、习惯、习俗、历史、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曾提到:“对于真正出色的翻译,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词语才能有意义”(转引自贺莉莉,2010)。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是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的。语言翻译中如果忽视了跨文化因素,很容易令人产生误会。一般来说,导致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方面的文化差异

俗话说:“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性”,说明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语言这面镜子可以将此影响映射出来。比如,中国的农民多用牛耕地,牛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牛喝水时总是大口大口地喝并且喝得很多,所以中国人用“牛饮”形容人们大口喝水。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傍水而生。生活中,英国人发现鱼总是在水里不停地喝水,因此他们形容人大口喝水是“drink like a fish”。
英国伦敦因其特定的气候条件,常年多雾,被称为“雾都”。狄更斯的小说“Oliver Twist”在中国被译为《雾都孤儿》。译者没照字面意思译为《奥利弗·特威斯特》,除考虑小说内容外,还考虑了故事发生地点——伦敦的地理条件。
在中国,春天经常刮东风,因此汉语里的“东风”有其他喻义,比如:“改革的东风”、“政治上的东风”、“东风拂面”等。但在英国,报告春天信息的是西风而不是东风。在翻译界,过去曾有汉语诗歌当中的“东风”是应该翻译为“east wind”还是“west wind”之争。

2. 历史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故事或事件、民间传说、习俗、谚语、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军事术语、人名地名和动植物名称等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含义深远,表现出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色,因此一般是不能仅从字面含义去理解和翻译的。”(王琰,2008)比如,对中国人来讲,“东施效颦”这一成语典故绝对不陌生;但对于西方人,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汉语文化,如果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则不能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西方读者并不知晓。建议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以帮助西方读者理解此成语的内涵,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朱山军,2007)。
再看这样一句英语:“The farmer had January chicks”。如果不熟悉其中的典故,很可能把它误译成“那个农民有一月孵出的小鸡”。实际上,“January”是乔叟所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商人的故事》一文的主人公,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May在他60多岁时与其结婚,后生有一子,因此有“to he January chicks”一说,也就是汉语里的“老来得子”(王浩,2006)。
再如,汉语中有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八种关系,“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等五种关系区分严格;但在英语中却很笼统,没有区别地一律称为“cousin”或“uncle”。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人们特别重视父系亲属特征,父子是核心关系;而在英美国家的家庭关系里,夫妇则是家庭的核心关系,其他亲属关系并不作细分。难怪国外译员在翻译《红楼梦》时为翻译里面的汉语称谓而苦恼不已。

3.风俗习惯方面的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传统习性、风尚或礼节,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着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异同经常不能忠实地传译原文。例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吃饭了吗?”“去哪里呀?”“你干什么去呀?”而这些问候对西方人而言纯属私事,别人不应该随便询问。像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应视具体情况作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如:“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戴云,2003)。
在中国广东,人们视“4”为厄运数字,因为“4”与“死”的发音相似。“13”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传统的中国文化喜欢数字“8”,因其与“发”谐音;同时亲睐数字“6”,并把它和“六六大顺”联系在一起。但在英美国家,“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在欧美国家,数字“7”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我国,“7”就是个平常的数字。
对颜色词的不同理解也反映出不同习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如红色在汉语里是吉祥的象征,从春节拿的“红包”、婚礼上新娘穿的“红装”,到庆功会上英模披红绸、戴红花,都表示喜庆、昌盛、幸福。而红色在西方常常令人联想到“鲜血”、“死亡”,并用它来表示危险、发怒、禁止等,如red flag(禁止)、red alert(紧急警报)、catch somebody red-handed(当场捉住某人)。汉语中白色往往与不吉利的事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的“white”则正好相反,表示纯洁无暇、幸福吉样,如white day(吉日)、a whitelie(不伤大雅的谎言)、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等。汉语以比喻,英语用“blue”而非“yellow”,如blue films(电影)、blue gag(笑话)、blue ruin(大丑闻)。

4.宗教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人民对所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信仰的神圣对象产生的全身心的皈依,且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宗教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例如,英国的Hawkes教授竟然把“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把佛教的无量佛祖换成上帝,这会让西方人误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张培欣,2009)。又如,中国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又能重新投胎,有生死轮回,便将英语中的“an afterlife”译为佛教的轮回观念“来生”、“来世”;但西方基督教认为人的死亡只是肉体死了而灵魂还在,或四处飘荡、或下地狱或升天堂,并没有生死轮回的理解。因此,“an afterlife”应该翻译为“死后的灵魂生活”。宗教文化反映在英汉语言中的表达方式还有汉语的“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及英语的“God be thanked!”;“God speed you.”等。
此外,文化差异还受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是翻译中必须面对和应该谨慎处理的问题。在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该透过语言表层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马文霞,2002)。翻译时,是采用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是采用直译方法还是意译方法,都应该做到最大限度地使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一样。此外,还应该充分考量英汉两个民族在历史、风俗习惯、地域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采取直译加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意译、转换文化形象等方法,尽量做到译文与原文既忠实和通顺,又能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和内涵。
参考文献
戴云.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
贺莉莉.浅谈商业广告语翻译[J].林区教学,2010(4).
马文霞.文化差异与翻译[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3).
王浩.论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王琰.英语习语在汉语中的对等翻译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张培欣.从英汉文化差异看大学翻译教学[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3).
朱山军.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广告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