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方略文明危机背景下通识教育进展方略电大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7555 浏览:738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梳理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背景,分析当下国内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通识教育试点案例,从科学架构课程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实现全面协同发展;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实现内核有机生长;科学促进学科整合,实现跨越文化的融通;科学调整教学导向,实现通识的心智培养等5个方面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方略展开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明危机;发展方略
10052909(2012)05003506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大学教育观。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由一批欧美学者针对大学学术分科过细、知识严重割裂的状况而提出。20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与国外成熟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10月,重庆大学以建筑城规学院为试点,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正式拉开帷幕。由国内外学术界和通识教育界著名学者组成的授课团队,以高质量的讲座为起点,向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笔者以此为契机,结合建筑专业的学科特点展开分析和阐释,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方略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思考。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

卢梭曾说:“在使爱弥儿成为一名军人、教士或行政官员之前,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人。”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关于通识教育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1945年),文中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中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作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二、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背景

(一)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秉承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教育传统,轻视甚至完全排斥专业教育科目。二是强调高等教育专业化,甚至把高等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全等同。三是主张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4]。然而也有例外,宾夕法尼亚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把通识教育提到战略高度,视其为学校的灵魂,是实现学校育人理想和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专业教育体制,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构成了大学体系的主体。把莫斯科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计划大纲移植到中国,学制5年,课程安排分为3个部分:政治、体育、俄语、微积分等公共基础课;素描、水彩、雕塑、投影几何、阴影、测量、施工技术、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工程结构、力学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营造法、西洋建筑史、俄罗斯苏维埃建筑史、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建筑物理、给水排水、暖气通风、建筑初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课,另安排认识实习、工地实习、古建筑测绘实习等[5]。全部课程多达50余门,课程繁杂、时间窘迫,学生超负荷地埋头苦读,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最大程度地调动,但是,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科的偏重性与选择性不强,内在的连贯性和连续性缺乏。

(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挑战

1.过早选择专业,通识教育辅助学生选择专业的作用微弱

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不再是精英教育,其根本任务不仅仅是在单一专业上为学生作准备,更强调综合素质及能力。美国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是明智的话,他就不只是能更好地谋生而且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因为一个人必须不仅为工作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工作变换做好准备。”事实上,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学科定位与发展有所偏离,实行的是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强调专业科目的训练,课程的开设缺乏弹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规划。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曾指出:“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除了中国学生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外,另外一个就是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过早地开展专业教学,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国外在选择专业方面的做法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新生入学后不确定专业,先学习1~2年的通识课程,再选择确定专业。通识教育在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面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使他们在跨专业的通识知识中寻找到了自己的选择。

2.发挥通识教育在文明危机挑战中的本位作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第一次中国文化论坛提出“文化自觉”,21世纪中国崛起是一个事实性的现象,但崛起是什么崛起?仅仅是、航空母舰?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崛起的中国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科学教育的兴起是人类文明和教育发展的进步,但是,当科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出现了文明危机。杨振宁先生从文明危机的角度反思到底什么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公民,到底什么样的人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的传人。致力于推动中国通识教育的甘阳教授也指出,西方通识教育应对的是20世纪西方文明的危机,其目的是捍卫“西方文明的认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接续断裂的文化传统,是加强中国青年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反思国人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的道德文明,复兴人文教育提到教育界乃至社会议事日程,发挥通识教育在应对人文精神缺失挑战中的本位作用刻不容缓。

(三)通识教育发展方略思考

对高校而言,通识教育发展方略是一件大事,做得好将极大改善教育效果;做得不好,将浪费人、财、物力,甚至陷入误区。

1.科学架构课程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课程结构上,以美国大学为例,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主修课、通识课程、自由选修课三大类。其中通识课程按照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顺序而编排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即分布必修型、核心课程型、名著课程型和自由选修型。分布必修型明确规定必修领域、课程门类或最低学分,课程多为入门课程,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该模式易于管理,对学校实施条件要求相对较低,是美国和中国高校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核心课程型明确规定必修领域,但与分布必修型不同,它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设课的模式,强调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非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该课程中跨学科的内容分量大,重视加强有关道德、文化、艺术方面的培养,但要求开设课程多、质量高,只有极少数高水平大学能实施,如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著课程型是美国个别高校采用的特殊类型,其目的是实施自由教育,课程选用各领域的名著,主要以讨论课为主。自由选修型,院校不作特别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修读[6]。
目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缺乏有机性,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应有别于专业性或职业性的课程。不同的学科门类,由于其专业区别,需要开展通识教育的内容理应有所不同。对于文科学生,一方面应多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通晓本专业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理工学生,应该在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知识的同时,重视本专业之外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MIT工程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占学位课程总数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学习占学位课程1

6.5%的自然科学课程[6]。

不同的学术训练造就不同的人才。任何学校都应结合实际,根据院系的构成特点、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等,优选适合自己学校状况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2.科学组织课程内容,实现全面协同发展

首先,课程内容设置涉及广度和深度以及具体的内容。从内容选择上应减少知识化趋向,凸显特色性。从宽度模式看,开设一些看似丰富的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把各种导论、通论、概论误认为是通识课的主流,实则是简单地从一个狭窄领域走向另一个狭窄领域,最终缺乏知识的连贯源于:论文要求www.618jyw.com
性以及融会贯通的认识;从深度模式看,选择以人文熏陶、思维训练、学术对话为主导,找寻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建立处理不同学科信息和概念的认识。因此,内容上做到求数量更求质量。甘阳教授指出,通识教育的内容应以中西文明的经典为核心,“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从目前探索经验看,阅读经典的方式实现了一种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转换。经典的内容立足于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历史性根基,通过研读经典著作而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根基,汲取和掌握人类共同的文明财产。这正是弥补国人文明缺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往往一门课一个学期只读一本书,让学生形成真正的学术素养。事实证明,这些课程正是名校的精华所在。合理处理通识教育中的“宽度”与“深度”问题,取得全面的和谐发展:前者意味着学生不受专业的限制,后者意味着要挑战学生能力的极限,培养深入事物本质的能力[7]。
其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中山大学哲学系刘小枫教授指出了通识教育面临的一个现代教育的悖论,即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就是教育的大众化和技术专业化,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大众化),但在大学学习的是实用(技术)性知识。于是,受高等教育绝非意味着品德和人生理解上的长进,而是技师匠人的培养。这是一个关于人格提升与技艺长进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此,哈佛大学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且可以实现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8]。针对文、理、工科的学生,结合他们的知识背景进行有甄别的开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通识课程包括定量推理,这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具有理性分析的意义,以简单的数学和统计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9]。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识教育通过推动专业教育而获得新的内涵。再如,建筑史课程目前仅仅面向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而对建筑学专业之外的建筑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却相对陌生,但对他们而言,获取建筑文化的认知十分必要。了解建筑产生的本源,了解建筑与时代、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广阔的历史观,对于建筑师们明确思索的方向、找到解决途径大有裨益。建筑史将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专业之外的道路。
最后,通识教育的内容要以知识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紧跟学术研究新的发展动态。

3.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实现内核的有机生长

通识中的“通”,其本身的含义不是通才的“通”,什么都知道仅仅是指对信息量的消化,而是指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10]。这需要对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密考量,需要成立专门的团队开展研讨。
注重课程设置的前期调查研究,如重庆大学现在执行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蓝本—《文理学院战略规划》,就是在教师、学生、校友、职工和教学督导等多方人士的广泛参与下,经过了一年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最终成文。要科学、完整和有针对性地制订一项通识教育课程方案,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征求广大师生、校内外人士的意见。同时在正式实施前还有必要进行小范围试验,以便有机会纠正和改正不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
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内部的组织性、前后连贯性的规划设计。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应与高中课程接轨,甚至与研究生教育接轨。如在重庆南开中学,定期以“南开讲坛”讲座的形式开展通识课程,内容十分广泛、从哲学、艺术、人文、前沿科技,让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及其思维方法。从目前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情况看,多数集中在大学前两年,美国的通识教育年限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低年级走向中高年级的转变,穿插在整个大学期间。哈佛大学和京都大学组建新的学习、研究整合计划,在研究生院进行,可见,通识教育的实施已由本科层次发展到研究生层次[11]。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