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意蕴精神内涵、价值意蕴及其实现生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24032 浏览:1075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大学精神中包含着社会关怀精神、独立精神、批判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道德精神。大学精神之价值意蕴表现为它是大学存在的根据、是大学防腐抗变的盾牌、是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法宝。大学精神的实现应从四个方面着手: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原则,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文化兴国;大学;大学精神;价值
1002-0845(2012)11-0032-03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令人担忧,无孔不入的市场经济的影响正在冲击着塔,“市场决定专业”仅仅是以文件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冰山的一角,更有甚者,学术、科研腐败、亦师亦商、商校联体……我国部分大学目前已经丢失了自己应有的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精神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探讨不仅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教授曾经指出:“大学……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能经受得起漫长的、能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独具魅力的组织。关于大学精神的说法古往今来有无数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山大学的任剑涛教授认为:“大学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自由性,有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有相对于组织化社会的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有相对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定式而言的包容性。”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大学采取这种而不是那种行动的原因之所在,它对大学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说:“任何时候,大学都是在统一的精神下运作的。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而存在,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组织本身得以正常运转。”[4] 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共同体认同和追求的、并且也是在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之所在,是一所大学的面貌、特色、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体现。

二、大学精神中应有的内涵

大学精神中包含着其社会关怀精神、独立精神、批判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道德精神。

1.社会关怀精神彰显出大学的责任之大

1930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曾如此表述大学精神:“大学不可能与世隔绝,它不是存在于某个社会组织之外,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它是时代的产物,并对当时和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大学的学者作为时代的智者具有预见的能力,他们总能预见到社会潮流的必然趋势。有为才有位,正是因为大学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所以才能使其地位不断地得到提高。从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大学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三:其一,忧国忧民;其二,爱智求真;其三,培育英才。20世纪以来,大学更由 “塔”转变为社会的“轴心机构”,承担起了传播文明、创造文化、教化民众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2.自由精神彰显出大学的胸襟之大

自181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开始,科研在大学中就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术争鸣是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教授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学精神的内涵。梅贻琦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与师生平等,主张学生自学。大学之大,大学的发展,均赖于它的学术探究的精神。自由与是学术繁荣的必备条件,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精神,它可以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自由与是大学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源泉。

3.独立精神彰显大学塔之大

大学精神的构建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告诉我们,大学精神的构建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大学也必须适度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度”指大学既要世俗化,又不能过分世俗化,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的本质特征、精神特质、价值功能及其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同时也超越社会现实,必须坚守自己塔的精神,必须摈弃功利性的追求,坚持大学人作为社会良心之不屈精神。大学应是一片精神上的净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无常或恶劣非常,大学人都应使自己的精神保持纯净,应设法给迷途者的灵魂以安顿。

4.创新与批判精神彰显大学的学问之大

批判精神与独立精神是紧密相联的,正是因为有了独立精神,然后才能有批判精神。大学天然地具有持异议的倾向,它是社会批判的中心。大学的批判精神不仅表现在对社会现实或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的某些不合理状况的批判上,也表现在对政府政策和政府决策的方式的批评或提出建言上。正是因为有这种批判精神的存在,所以才使大学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制衡力量。批判精神还体现在对学术问题的批判上。有价值的学术论争和学术批判会促进学术的繁荣。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能独立思考、有独立行动能力的个人,但是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还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的而只有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美国的“斯坦福精神”之所以被世人所称道,关键就在于它的创新和它的科研是走在世界前面的,在于它拥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在于它有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5.向往永恒的道德精神彰显大学人的人格之大

孟子说:“所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大学之大还在于它有大师,在于它的大师身上的大德。早前的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曾指出:“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大学精神主要是由大学师生、特别是其中的教授们来承载与传扬的,教授应是孟子所倡导的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大师必须犹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必须以自己的高洁与理性,引领民众追求崇高与远大。

三、大学精神之价值意蕴

1.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的根据

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的根据。如果一所大学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么它就将没有活力与生机,就等于是失去了灵魂。正是因为大学有其平等、与自由的学术精神,所以大学才成为了知识的场所和学问的中心;正是因为大学有了其责任之心和社会关怀之心,所以大学才多了几分骨气和正气。在新文化和旧文化冲撞激荡的年代,北京大学正是以其追求与自由的精神才确立了它在我国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战火纷飞、国家和社会危亡的年代,西南联大正是以其不屈不挠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才使人对它产生了崇敬之心。大学精神使大学敢于挑战强权,敢于捍卫正义,敢为天下先,敢于迎难而上。大学的围墙不能倒,大学与世俗的适当距离要保持,这是大学成为大学的根本之所在。

2.大学精神是大学防腐抗变的盾牌

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独立的金色盾牌。据报道,英国牛津大学曾拒绝沙特王国一位富翁的高达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什么原因使牛津大学毅然放弃了这笔巨款呢?原因是这位富翁所设前提是要办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商学院。对此,牛津大学董事会通过认真讨论后决定:绝不能开大学受制于金钱、受制于社会的先例,绝不能因为金钱而放弃自己固有的独立自主的传统。牛津大学的做法让人叹服,牛津大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大学精神是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法宝

大学精神中蕴涵着科学理性的精神、的精神、批判创新的精神、社会关怀的精神和道德的精神,它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对这种精神,我国的先贤们曾有不同的表达: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吾日三省吾身”;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民族传统之基石,时刻在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大学人。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曾说过:“北京大学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科学、、进步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求实、钻研、向上、创新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北大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大学精神是我们的精神堡垒,它丰富着人们的思想,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它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法宝。

四、大学精神价值的实现

重塑大学精神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的内源性机制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根据,大学的外源性机制则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的大学精神的重塑就必须同时重视内外两种因素。

1.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学精神形成的外源性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目前中国大学社会运作的条件显然不是很好。政治因素固然不多,但经济因素是人所共知的。经费短缺对于我们的大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经费短缺的同时,有关行政部门对大学提出的某些要求,又促使一些大学只追求当下的产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或生产能力。“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总要求教育出显性的、即时的功效,轻视或忽视教育的长期效益”[5]。这使大学处于一种无法按规律来制订研究规划和开展科学研究的不利地位。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相关行政部门就应尽量减少对大学的干预。不然,依旧让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充斥校园,那么北大、清华就永远也赶不上哈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势在必行。去行政化,就是不能用行政管理的办法来解决学术和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就是要遵循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规律。第一,政府要进一步给高校以办学自主权,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第二,高校内部也要实现行政行为与学术行为的“分离”,要使二者均保持适当的张力。行政管理是学术权力的保障,但它不能代替学术权力,涉及学术的问题,要让行家说话。对于科学研究、职称评定、人才引进、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决策权要更多地交给相关的学术中心。

2.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大学精神形成的内源性机制

精神不是外塑的,而是内生的,大学精神的建构要求高校应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原则。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要忘记,仅仅凭借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6]黑格尔也曾说过,一个民族中若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那么他们才有希望;仅仅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样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原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也认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中应包括“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在、智力、情绪和体力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会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办法就是对之同时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以求真爱智为主题,人文教育以求善向和为根本。人文和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今天,重塑大学精神,我们就要召唤远去的大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618jyw.com
学中的人文传统,就要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和民族培养较多的“关注天空的人”,这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重要使命。

3.高雅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大学精神是无形的,但它弥漫于大学中。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的校园文化,大学中师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和个性特征等,都会打上大学特定的文化烙印,会折射出特定大学的大学精神。通常人们认为北京大学学生浪漫、多情、感性,认为清华大学学生理性、谨慎、好动。校园文化中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与无形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固然是基础,固然必不可少,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的东西则更重要。因此,塑造大学精神,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必须加强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方面的校园文化的建设。目前部分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中的“硬件”的建设,这是一种追求所谓“政绩”的短视的行为。这种类似近视眼的做法使大学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软肋”,并由此带坏了风气,产生或形成了与塑造大学精神的要求相违背的影响,即示人以急功近利的做法,助长了心浮气躁的风气。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大学精神建设的主体工程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的理想依靠的是师生的共同实践,如果没有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大学的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大学的生命在于大学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以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7]大学师生是构建大学精神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和影响着大学的精神。目前,市场化、物质化的冲击及由此而引起的大学的世俗化,使大学本我的精神逐渐地丢失,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甚至达到无语的程度;捧着一颗心来、带着两袖清风而去的教师少,相反,在所谓业余时间或经商的则不乏其人;讲求公平、诚信和奉献的少,锱铢必较、追名逐利的则多。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的可爱与美丽之处,但目前得到老师的关爱却已成为了一种奢望或奢侈。教师曾经是学生眼中的“神”,但目前一些学生在呼老师为“老板”;曾经的老师曾经为“学生”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但目前不少老师动辄计算成本、讲益……师生关系的物质化,目前正制约着大学精神之花的开放,甚至还加速了这种精神之花的凋谢。因此,改善师生关系是建设大学精神的首务。作为大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们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助、和谐、充满人情味同时又不违背原则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这是大学精神形成与产生的沃土,是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根本途径。
参与文献:
[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陈晓文. 和谐社会建设中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8).
[3]眭依凡. 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04(8).
[4]余明阳,朱纪达,吴玫.大学品牌[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 教育研究,1989 (8).
[6]吴国盛. 让科学回归人文[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责任编辑:孙 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