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勾连勾连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站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26612 浏览:1201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所谓勾连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联想的规律进行接近、相似、对比、因果等多种勾连,学习新知识或相关知识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勾连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一、纵横勾连,导入新课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不仅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在新课导入中,借助学生熟悉的多种样式的语言知识进行纵横勾连,或借助其他课文,或引用诗词名言,或讲故事俗语,或猜谜语对联,如此导入新课,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词知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学生的文学素养必将有显著提高。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教师先朗颂《春》的片断,在学生回忆起篇名和作者后进行导引——“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郁达夫曾评价说‘朱自清虽不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一种诗意’。的确,读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样引入课文,勾连互用,比较容易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又如,《醉翁亭记》以对联“翁入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导入等等等。运用勾连法导入课文,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地沉浸于新课文的氛围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受。源于:www.618jyw.com

二、前后勾连,研读新课

上课时,用前后勾连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新知识,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勾连教学法的又一种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的《与朱元思书》时,先对八年级上册的《三崃》进行复习,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学生很快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相同之处: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不同之处:写作目的不同,《三崃》主要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在描写上,《三崃》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在形式上,《三崃》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这样前后勾连,可以尽快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三、内外勾连,构建网络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许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中采用勾连教学法把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可以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
比如在讲授《故乡》时,可以联系鲁迅先生的其它小说,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把闰土和阿Q、祥林嫂等人物放在一起,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人物命运以及写作艺术上的特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小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这些小说的主人公共同构成了一个旧中国的身处下层且尚未觉悟的人物形象系列。作者通过他们的不幸遭遇,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的罪恶,揭示了劳动群众愚昧无知的现实,同时也批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他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倾向。此外,作家在刻划人物形象时,能抓住一点,或白描,或漫画,或“画眼睛”,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了其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评价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鲁迅作品系列的理解,形成关于鲁迅作品的认识网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勾连教学法,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拓眼界,培养兴趣。如学习《生物入侵者》时,台联系生活中发出的生物入侵现象进行教学。从而使课文内容与自然科学的知识相互渗透,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扩展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获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四、通过勾连,“举三反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例题)而“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例子”中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地说出,再经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所以著名语文教师韩军坚定地认为:“语文学习的规律决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现代语文教育总体思路必须彻底改变!”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