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花萼木体实而花萼振

更新时间:2024-01-13 点赞:2792 浏览:68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如果在高考写作中很好地运用阅读积累,将这些内容加以打磨,纳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就一定能充实文章的内容,让自己的文章底蕴深厚,文采斐然。
【关键词】阅读积累;占有素材;底蕴;本质
1671-1270(2012)03-0054-01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说:“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意思为“水是虚柔的,因而有了波纹;木质坚实,因而能在枝上开花结果:文采是依附于实体的。”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说:“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文史通义·文理》)刘勰的“木体实而花萼振”,说的是文章好要言之有物。章学诚把“言之有物”看作写文章(立言)的首要问题,是对材料在文章写作活动中的地位的正确定位,可见,他们都强调了积聚、占有材料地位的重要性。聚材是写作的第一步。有“物”方能使文章内容充实。
松鼠能安全过冬,是因为它储备了丰富的食物;蜂蜜能够酿出甜蜜,是因为它采集了大量的花朵。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松鼠和蜜蜂一样,在占有一定数量的素材的基础上,善于选择,巧妙运用,从而写出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的文章来。

一、广泛阅读拓视野,灵活引用增底蕴

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获得考场高分作文的重要手段,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必然首先要大量占有材料。而阅读是学生获取材料的最主要途径。博览群书,能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积淀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欣赏文人雅士的诗词,我们会为他们巧妙的构思、华丽的词章而感慨;回想帝王将相的业绩,我们会为他们勃勃的雄心所折服;聆听英雄侠士的故事,我们会为他们舍生取义的行为而倾倒。如果我们在高考写作中很好地运用这种阅读积累,将这些内容加以打磨,纳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就一定能充实文章的内容,让自己的文章底蕴深厚,文采斐然。
占有材料之后,写作中要学会使用。比较容易上手的就是引用。
第一、古代诗词巧引用。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如果考生能巧妙的使用,将会让考场作文活色生香,蕴味绵长。

二、古人名言巧引用。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丰富文章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

第三、名家典故巧化用。“援引典故,诗家所尚”,从古至今,用典都是诗文创作的重要方式。由于用典是“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就是因为它能使文章厚重起来,历来为众多阅卷老师所赏识。
第四、伟人事迹巧引用。考场作文恰当地引用天才与伟人的事迹,展现他们宝贵的精神品质,不仅可以使论述有理有据,论点鲜明有力,而且可以让文章在“星光闪烁”中拥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品位,从而让文章出类拔萃。就拿2011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来说,考生就可以引入天才与伟人这方面的素材。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都能“拒绝平庸”走向伟大。没有拒绝,他们就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可能去刻苦地钻研某个东西;没源于:科技论文www.618jyw.com
有拒绝,他们就不会从很平凡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凡的事情来,就不会取得伟大成就。把这些典型的素材植入文章中,文章就会在真实、充实的同时更因为名人的光环而引人、感人。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精析细思挖得深

契柯夫说过:“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要观察一切,思考一切”。满园的鲜花,在牛群的眼里只是饲料,因为它们只有本能,没有思考。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考生能从平常的一枝一叶中看到蕴含其中的本质,精确分析,细心思索,发掘出动人的美来,就会让文章充实而深刻。因此写作需要具备从枝叶中感悟生命,从沙砾中打磨金子的能力。要让材料在本质上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这就要学会分析和运用材料,善于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平凡中寻找不平凡,这样文章才能做到具体而充实。
2008天津市高考作文题《人之常情》,从内容上说,这个题目略嫌廓大空泛,可能会让很多把握宏大题目缺少经验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如果只从通常的亲情、友情、恋情、师生情等方面立意难以脱颖而出拿到高分。相反,对“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做法进行剖析批判,从表象中挖出本质,从常情中挖出不寻常,都能构思出不错的主题来。而且本题目重点不是考察学生文史的积累、学识的素养,而是考察考生体味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的能力,这在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之后,也对考生的深层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拿高分就要挖得比别人多比别人深。

三、情以物迁抒性灵,言为心声贵写真

“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春花夏木秋风冬雪,总能让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里引起特定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个人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书,其中的悲欢离合酿成了人生的精彩。人是有感情的,这就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我们平时一定会有许多的快乐和忧愁,有许多让我们看到就能“心旷神怡”或“感极而悲”的事情或景物,在与父母、同学、老师以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总会有些事情刺激我们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果我们在高考写作中,在素材的运用中融入这种个人的情感体验,抒写自己的性灵,我们的作文就能做到内容充实,情感动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写物,要忠实而不造作;抒情,要真挚而不虚假。抒写真挚的情感,才能更文章有信度从而赋予文章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甚至冲击力。考场作文要想博得老师青睐,就应该写自己的心灵体验,抒发真挚的情感,反映生活的真实底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2011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向日葵没有眼泪》,作者以“向日葵”为载体,选材组材,叙写“父亲与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没有眼泪”反衬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全文浓浓的诗情画意,引发读者的遐想,为文章营造了诗意的氛围。“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纹路错杂,将它翻转过来,叶脉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总之,高考作文的写作虽然会有一定难度,但考生只要能广泛阅读,积累一些文化底蕴厚重的材料,积累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材料,不断地整理,敏感地把握,开阔视野,灵活运用,仔细分析,深入思考,抒真性,写真情,就一定能写出既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考场作文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