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焕发加强思维训练,使文章焕发理性光辉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34512 浏览:1578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动人,那么议论文则是以理服人,依靠严密说理来打动读者的心。因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势在必行。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针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应加强议论的广度及深度,进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关键词:议论文; 思维能力; 培养
1006-3315(2012)10-072-001
《高中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把“议论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分为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从作文准备阶段、写作思路、论证过程三个阶段提出思维训练方式。包括‘事实—启示—联想’的思维训练;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训练;阐述类、评述类、引申类三种审题思路的训练;归纳法、反面假设法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我认为,在解决了议论文材料问题之后,看一篇议论文的质量好坏,就是看他论证的说服力,某种程度讲,作文能否从三类上升到二类,直接就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当然也仅仅是探索与尝试。

一、进行审题训练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基,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

1.相似命题的比较,发展求同或求异思维

比如命题“眼光”与“目光”的比较:
“眼光”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既可以写具体的眼光,也可以写“眼光”的深层义——诸如眼界、胸襟、境界、思考的深度、人生的智慧等。对文题“眼光”可作出如下层次的解读:首先,“眼光”所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触及到的人、事、景、物;其次,“眼光”中所传递的情愫;更深一层,“眼光”中所承载的意蕴,所展示的胸怀、境界。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对题目理解的深度直接决定着本文立意的高度。当然,“眼光”的方向也呈现出如下三个维度:一是自己看外部世界的眼光,二是外界看自己的眼光,三是双向交流的眼光。不同的方向折射出观察者洞察世态人情、社会万象的不同理念。“眼光”这一文题若要写好,不仅需要你有一双“慧眼”,而且需要你有一颗“慧心”。而“目光”一词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眼光:

1、视线。2、观察鉴别事物的能力。3、观点。

目光:

1、视线。2、眼睛的神采。3、眼光、见识。

明白两者的相似点和不同处,才能紧扣文题而展开

2.关系型话题,仔细探究两者或三者的关系

关系型话题,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由这种话题构成的作文题目就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必须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中关系。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铭记与忘记”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会给出四个题目,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再组织交流,这种方式,学生比较喜欢,因而参与度也比较高。
如“平凡与伟大”这个话题,可立意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再如2005年全国卷一的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细加审题,不难发现:话题的两个要素是对立统一的,同时又是互为因果联系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要我们能正确透析出两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难构建出符合话题的作文来。
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多种多样,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问的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所谓“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考生写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话可说的关系,进而构思成文。

二、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提高思维敏捷性

演讲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演讲者凭借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郑重地系统地发表见解和主张,从而达到感召听众、说服听众的目的。辩论是一种围绕某一个论题而进行的对抗性口头争论活动。演讲和辩论对于锻炼大脑思维能力和促进口头表达能力都是很有作用的。而演讲辩论活动对于尚未踏上社会的高中生来说,更富有挑战性。在紧张的演讲和激烈的辩论中,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勇气,而且通过双方辩友你来我往,更能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
胡适在1920年就意识到演讲和辩论对论述文的重要性,他认为“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做国文的。做文章的第一个条件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
举本学期开展的一次中学生上网利弊观的讨论,虽然这个辩题很老,但因为贴近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他们认真准备,搜集资料,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辩论赛搞得非常成功,结束之后,我让他们写一篇议论文,对中学生上网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进行时评训练,发展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现象到本质的联想

提高议论文思辨性不妨从以下三个步骤去思考:1.由此及彼想开去。巴甫洛夫说:“暂时神经联系乃是动物和我们人类本身最一般的生理现象,而且也是心理学者称之为联想的心理现象。”他认为,联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两半球皮质不同点之间道路的拓通,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理解,知识的获得和经验的积累,都是暂时联系或联想的形成。读完命题,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命题提到的事实有相似之处,如果能快速准确地举出两三个典型事例,第一步就做好了。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我们可以把话题材料的内容进行分解,若每个小点对应相似,整体必然神合。要注意,不应该站在单一角度选择同类材料。要通过多角度联想,扩充材料的涵盖面,为揭示问题实质作好量的准备。2.透过表面看实质。有些学生在文章中列举很多材料,但只下一个结论,这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分析。这里的分析是指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一篇文章的思辨性,往往是看作者的因果分析是不是使人信服,分析是不是揭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没有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性。3.多问一个为什么。写作时,当得出某个结论时,不妨再想一下,产生这个结论的原因是什么,那么问题分析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也就能使文章深刻透彻。
参考文献: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C].吴生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15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